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赝品古城 政绩冲动

http://www.CRNTT.com   2012-09-03 11:13:48  


 
  ■ 政府主导大搞旅游政绩

  值得注意的是,传出再造古城、古都雄伟规划的,不少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解决民生难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地方财政并不宽裕,但为何在仿古复古运动的投入上豪气冲天?

  不可否认,这些意图“大发展”的城市决策者们希冀通过大手笔、大动作、大投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改当地旅游业需求不振的现状,其殷切之情、紧迫之意不可不体察和宽宥,也应该予以最大限度地谅解,但动辄数十亿、上百亿,花费的可是真金白银。

  以凤凰古城为例,市场运作固然也离不开政府支持,但政府热情过头,很可能产生各种弊端。例如,有的地方为上马项目而大肆进行土地拆迁,引发拆迁纠纷;有的政府部门为企业穿针引线找银行贷款,结果被企业套牢,发生虚假投资或借贷纠纷;还有的企业投资经营失败,留下烂尾楼、烂账由政府部门擦屁股,也不乏案例。城市再造的巨大投资往往需要地方举债进行,一旦超出承受范围后果难以估量。诸多问题无解,浩大的工程却已开工,只能说缘于个别官员的“政绩冲动”作祟,更通俗点说,系“GDP崇拜”后遗症所致。

  时下,城市复古建设中有两种风气值得警惕,一种是自己有古建筑却不珍惜、不保护,任其风吹雨打衰败去,甚至有的城市因为商业利益一推了之;另一种是明明没有,偏要挖空心思、人为制造出古建筑群,藉此吸引游客眼球。

  历史建筑的意义在于文化载体和先祖的创造印迹,从某种意义上说,再高级的“复古”也难以完整地还原历史原貌,只能是以廉价的“历史资本”为商业开发提供赚钱的机会,这不是在保护历史文化,更像是一种“瞎折腾”。明白了这些,城市决策者们大可不必非得通过“复古”拉动当地经济,反不如把现有的历史保护好、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好,这才是最现实、最熨帖的保护。

  ■ 忽略文化保护,失去了古城的意义

  近年来,关于古城改造,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新闻屡见不鲜。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可谓突飞猛进,有些地方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大兴土木,翻修文物建筑屡屡成为新闻头条。只是,这种类似于“大干快上”的工作方法是否适用于文化产业?或者换个角度,即使适合,在文化产业中不可避免地会牵扯到文物保护,各地各有关部门是否做好了足够准备?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说,如今的凤凰城更像一座五光十色的娱乐城,一个土特产品的露天超市,入夜后沿江酒店迪斯科的打击乐声震得山响。如果那位新西兰作家艾黎再来,还能称它为“中国最美的小城”吗?不说历史人文风情,至少,古城是光阴流过的证物,历史镌刻的印记,没有百十年历史,谈什么古城?而花巨资用先进科技与钢筋水泥再造出来的建筑,叫“新城”还差不多,哪怕弄得古色古香,古趣十足,顶多也就是“仿古城”、“伪古城”,何来“古城”?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