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希拉里主义落幕?

http://www.CRNTT.com   2013-01-15 11:48:18  


 
班加西之痛

  然而,真正让希拉里感受到压力的是中东问题。到今天,她快要卸任的时候,一定在心里感慨:如果她只需要专心建设“太平洋世纪”就好了。可惜这不可能。美国没有这样的机会。这是超级大国的宿命。

  三个关键词可以描绘奥巴马政府四年的中东政策:撤军、阿拉伯之春、班加西。撤军跟希拉里没有太大关系,但无疑在早期的那段时光里,这是一个让她愉快的转变。美国从中东抽出力量,就可以对亚太力量“再平衡”,支撑起“太平洋世纪”的钢筋铁骨。

  希拉里亲自卷入中东,是从“阿拉伯之春”开始的。2010年年末,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的民众运动突然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美国从中东收缩力量的大战略,在巨大的变局面前出现了犹豫和争议。口头上支持中东民众运动、鼓吹“民主、自由、人权”倒没有什么争议,眼看着的穆巴拉克、阿里等一批长期的朋友下台的纠结也可以忍受,毕竟沙特、巴林等盟国的局势还可以维持。但当革命的野火燃烧到利比亚、叙利亚这样的国家之时,美国犹豫了:需不需要投入力量、添一把火,趁机除掉美国的肉中钉呢?

  在利比亚问题上,希拉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国防部长盖茨等人对美国介入利比亚表示谨慎的时候,希拉里成为了坚定的主战派。《纽约时报》说,这是“两个女人”主导的战争。一个是希拉里,一个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奥巴马接受了希拉里的看法。利比亚的烈火就此被彻底点燃了。而这场火最终也以难以预料的方式,烧到点燃它的两个女人身上。

  2012年9月11日,对美国来说,是另外一个血腥的“9.11”。一年前美国的飞机早已经撤走,留下利比亚日渐一日地陷入一片混乱。这天,美国驻利比亚领事馆的建筑和车辆被纵火焚烧,大使史蒂文斯遭遇武装袭击暴尸街头。而事件发生的地点,正在美国支持的“利比亚革命”的发源地班加西。与此同时,围绕着一部名不见经传的美国电影,埃及、也门、伊朗等多个国家都爆发了持续的反美暴力抗议。美国突然发现,人民革命后的中东尽是反美主义的浪潮。

  班加西事件的惨状深刻地震撼了美国人。希拉里陷入了上任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她不得不为此道歉。她用痛苦的语调问道:“今天许多美国人都在问,实际上我也问我自己,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这怎么会发生在一个我们帮助解放的国家,在一个我们帮助免遭摧毁的城市?”

  作为国务卿,这些问题显得很不专业。她的前任已经在中东问题积累了足够的教训。在希拉里的案头,也一定摆上过无数份关于中东问题的报告。但她都忽略了。希拉里是一个有自己一套政治逻辑的人,同时她太想成功了。在亚洲,一系列操之过急的地缘政治手腕让希拉里精疲力竭,在中东,阿拉伯之春让以色列感觉到了冬天的来临。没有美国的政治家可以忽略以色列的感受,这是美国政治的基因。无论是希拉里还是奥巴马,都必须明确地表示自己服从于这个基因。当希拉里中断亚洲的访问奔赴耶路撒冷救火的时候,当胃炎难忍不得不放弃“叙利亚之友”会议的时候,希拉里正在慢慢地倒下。

  希拉里的脑震荡,暗示着奥巴马政府外交正在经历的“脑震荡”。一场新的外交路线斗争和战略争论正在隐隐浮现。奥巴马想用苏珊.赖斯接替希拉里。赖斯是希拉里路线的支持者,这是一种延续的表示。可是这个女外交官把班加西事件定义为当地民众对侮辱伊斯兰先知的美国电影的抗议。这是中国媒体报道的角度,美国政治正确的定义是:恐怖主义。班加西事件是恐怖主义对美国的新一轮袭击。美国必须坚定地和以色列一起,打击中东的恐怖主义。这样的话语,仿佛回到了10年之前。

  在这样的气氛中,希拉里选择了离去。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约瑟夫.奈曾为希拉里写下这样的评语:“她最出色的品质是教会了人们如何成功并有效地成为对手团队中的一员。”四年来,希拉里可谓是被无数光环笼罩的,每到一个国家,都必能掀起一道外交旋风。她成就了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让人印象深刻的外交政策,解决了一些问题,造成了一些麻烦,履行了一些责任,也留下了更多的难题。无论如何,四年跌宕起伏的国务卿生涯,将让希拉里继续成为美国政坛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作者:周鑫宇  来源:世界知识 2013年第1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