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城镇化改革将促进经济结构改善 | |
http://www.CRNTT.com 2013-02-19 08:59:06 |
现在市场上对于城镇化的讨论更多地关注于城镇化可能带来的需求面的扩张,然而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是,供给扩张与需求调整必须是相辅相成的,不能顾此失彼。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步步入尾声,供给扩张将成为未来城镇化的新瓶颈。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有失败的例子,譬如非洲和拉丁美洲,城镇化并没有带来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也有成功的例子,譬如日本,日本城市化率与人均GDP 和工业产值表现出很高的相关性,其坚持以工业化为主要驱动力,注重产业升级的方向值得借鉴。日本的经验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正如李克强副总理所指出的,中国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 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结合。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关键。 一般而言,城镇化有两个渠道提升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一个渠道是城乡效率差别。由于城镇人均所拥有的资本和技术比农村高,城镇生产效率一般比农村高,人口从生产效率低的农村地区转入生产效率高的城镇,拉升社会总体的劳动生产率。另一个渠道是,当人口聚集在城市后,产生企业规模效应、知识与技能传播效应、信息传播效应,都可能从动态上提高城镇内部的劳动生产率。 就中国现阶段而言,需要更广泛的经济结构与体制改革,来缓解新城镇化时代可能面临的经济供给能力的瓶颈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推进结构性减税,具体包括:全面推行营改增,对企业设备更新和自主研发的税收优惠以及进一步降低进口消费品关税等。第二,鼓励民间投资,增加竞争,破除垄断,也能提高经济供给的效率。相应地,在政府支出方面,应该减少投资支出,增加公共服务类支出,使更多资源向民生领域转移。金融体制方面,则要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鼓励民营金融机构发展。 需要经济体制改革和新政策配合 文章指出,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未来的城镇化进展将不再是钢筋水泥式的城市化,更强调消费结构升级、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城市。基于现有的政策描述,新型城镇化不是独立的政策目标,需要广泛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新政策的配合。其中,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业现代化尤为关键。 首先是土地制度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大障碍,其主要缺陷在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流转制度不健全,农民不能享受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由于城乡差距很大,农民工在城市买不起房子,很多人挤在一块,住的是“老鼠窝”,而他们老家的房子是“空心村”,耕地也被荒芜了,这是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改革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方面提高农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另一方面降低土地供给的垄断。前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和集约用地;后者有利于控制城镇地价和房价的上升。近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拟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做出修改,预计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势在必行。在打破土地供给垄断方面,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完善、统一的城乡土地流转市场,这方面的改革涉及的问题较多,未来的发展有待于更明确的政策方向。 第二,户籍制度改革。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令农民工落地难生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割据,以及城市内部的二元割据。有政策建议者提议放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国务院近期颁布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在总结近年来各地城镇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户籍制度改革应以“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为核心,以促进城镇化发展,且遵循城市越小放松程度越大的原则。目前的标准是:在县级市有合法职业和住所,即可落户;在设区的市有合法职业满三年可落户。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此标准可能继续放松。放松中小城市落户条件的同时,继续合理控制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人口规模。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