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13-02-21 08:39:20  


  中评社北京2月21日讯/近年来中国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一直被视为金融领域所面临的主要系统性风险之一。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之后,这个问题更加受到重视。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杨涛文章表示,对于2013年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潜在风险,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认识:

  最不容忽视的,当然是融资平台债务供求失衡带来的膨胀风险。在地方政府的政绩追求与GDP增速还难以真正脱钩的情况下,地方投资冲动带来的融资平台债务增长压力,在今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都会持续存在。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实际上主要是通过形形色色的所谓融资平台类主体完成的。而对于融资平台债务的监管约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供求失衡,顶多只能激发地方政府新的规避冲动,促使其把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转化为其他形形色色的地方政府的显性或隐性财务风险。

  再就是政策和监管环境变化的风险。应该说,政策与监管是影响地方融资平台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一则,由于政策的实际效果缺乏连续性,直接影响了地方融资平台的行为模式,对其债务产生复杂影响。有鉴于当前经济波动性在增大,GDP增速实际上还是政府政策的首要考虑因素。服务于GDP目标,融资平台政策的松紧程度经常会有所变化,直接构成其债务的系统性风险要素。二则,政策只重“堵”不重“疏”,遂使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迄今,应对融资平台债务的政策,一直是以限制和约束为主,区别仅在于真正落实的程度。对于如何通过改革和创新,为融资平台乃至整个地方融资体系提供新路径,则很少涉及。三则,归根结底,分析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应以财政思路为主,而金融思路为辅。可在政策制定和监管运行中,更多还是以金融视角为出发点,如控制银行不良率或影子银行风险等等,这使得应对平台债务风险的基本路径存在问题。

  文章指出,当下人们讨论最多的,实际上是融资平台债务带给银行业的风险。可以说,治理整顿地方融资平台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想尽力防止风险向银行体系转移。通过严格清理,应该说目前源于平台贷款的短期风险已相对可控。但是,一方面随着更多的平台贷款逐渐到期,而经济形势和财政收入状况却影响地方偿付能力,使平台贷款风险对银行的潜在影响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虽然平台融资开始更多依靠金融市场,但在银行仍是市场最大承销者和买方的背景下,许多风险依然会向银行转移。如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就说,大部分城投债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特别是部分城投债因市场认可度不高,致使承销银行被动持券,平台风险由此大量留在银行体系内,并未得到有效分散,银行的实际风险敞口上升。必须指出,在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下,融资平台风险难以被银行体系所缓释,也体现出商业银行“短存长贷”的弊端,即我们还缺乏有效的中长期银行机构,能稳定持续地提供中长期信贷资金。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