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文革:没有反思就没有人性的复苏

http://www.CRNTT.com   2013-02-26 11:59:51  


 
相关评论:

晶报:没有反思,就走不出历史的迷思

  2013-02-22 03:16:02来源 > 华声在线 

  经历了“文革”,国人没有反思,就走不出食人部落。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对改革前景充满期待,也就有足够理由期待通过反思打破坚冰,挣脱桎梏,在每一个国民心中供奉起一座“文革”纪念馆。

  一个不会反思、没有忏悔精神的人是缺乏现代人格的人,一个不会反思、没有忏悔精神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反思,很多人既看不到“现在”,也看不到“过去”

  昨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没有反思就没有人性的复苏》的评论。评论尖锐大胆、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反思文革的社会,也许还是一个食人部落——因为提到了文革,提到了反思,这篇评论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无独有偶,昨天,一篇只有100多字的简短报道也获得了网友的极大关注:2013年2月18日,浙江瑞安法院刑庭法官上门公开开庭审理八旬老汉邱某于“文革”时期故意杀害洪某一案。1967年,医生洪某因被疑为“探子”,被当时群众武装组织成员指派邱某用麻绳勒死。2012年7月,离家数十年的邱某在瑞安被抓捕归案。

  这起案件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它不是一起普通案件,而与人们不曾尘封也无法尘封的“文革”记忆维系在一起,掀开了“文革”的罪恶一角。40多年过去了,诉讼时效是否已过、法理上该如何审理等是另外一回事,但起码,这样一个细节足以为我们再次打开认识“文革”、反思“文革”的内心通道。网友的留言中,除了大量痛陈“文革”苦难的声音外,也夹杂有部分为“文革”招魂的喧嚣,更证实了彻底反思“文革”、告别“文革”的现实紧迫性。

  “文革”是国家和民族的一场空前浩劫,官方早已对此盖棺论定。十年浩劫,法治、规则乃至人性被统统践踏在地。多少老师被自己的学生批斗,多少“右派”被自己的儿女亲人检举揭发,戴高帽子,挂黑牌子;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庙宇、多少古迹、多少图书馆被砸烂被摧毁……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几乎被连根拔起。

  但值得警觉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惨无人道、惨绝人寰的悲剧似乎正在褪去凝重的色彩。余华在小说《1986》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十多年前那场浩劫如今已成了过眼烟云,那些留在墙上的标语被一次次粉刷给彻底掩盖了。他们走在街上时再也看不到过去,他们只看到现在。”而今,“文革”一晃又过去了多年,巴金老人呼吁设立的“文革”纪念馆仍然阙如,关于“文革”的真话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苦难被掩盖、被消解甚至被消费。也因此,很多人既看不到“现在”,也看不到“过去”——他们看到的只是一种被时间扭曲甚而粉饰了的“过去”,对他们而言,“文革”作为国之浩劫的感受在淡去,而对“文革”的浪漫想象被有意无意地强化。一个不会反思、没有忏悔精神的人是缺乏现代人格的人,一个不会反思、没有忏悔精神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要知道,反思“文革”不是为了培养仇恨,恰恰相反,是为了告别仇恨,防止悲剧重演。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如果我们不能还原历史,还原公正,又如何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拨开迷雾,发现迷雾背后的历史真相,明白当今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如何使改革实现真正的新突破?

  没错,改革是当今社会的关键词。而改革的关键词是“人”,“人”应该从国家机器上一颗冰冷的螺丝钉还原成有血有肉的公民个体。崇尚暴力的“文革”窒息了美好的人性,摧毁了人的价值、尊严、自由与权利,而改革的过程就是使之不断得到复苏的过程。国家的强盛,必须以个人的发展为前提。

  正如《没有反思就没有人性的复苏》一文所说,经历了“文革”,国人没有反思,就走不出食人部落。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对改革前景充满期待,也就有足够理由期待通过反思打破坚冰,挣脱桎梏,在每一个国民心中供奉起一座“文革”纪念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