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大陆学者林冈:统一前两岸应有何种政治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3-06-03 00:18:19  


 
  如果说,在两岸专注事务性协商阶段,双方可以在“一中各表”和“一中不表”问题上各执一说的话,那么,在进入政治性协商阶段后,双方势必要对一个中国的涵义形成共同认知,共同维护一个中国的框架,探讨两岸在统一前的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这里的“情”,既涉及两岸对中华民族这一生命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也包括台湾人民对其特有历史和社会制度的情感。这里的“理”,首先是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法理”,同时也包括双方的现行法律框架,包括出入境管理、税收制度、货币制度、司法制度等涉及两岸人民交往的法规以及两岸官方机构和人员交往时应该如何妥当称呼等敏感问题。这里的“安排”已经不限于理论性的探讨,而是对实际事务的处理。当然,实务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这需要双方知识精英共同努力,对两岸在统一前的政治关系进行理论建构。目前两岸对一个中国的意涵,仍有很大的分歧,“两岸同属一个国家”这一命题,尚有待深入研究,其难点是对国家最终统一前的两岸政治关系予以准确定位,既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又能反映国家尚未统一的事实,从而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高朗,从整合理论探索两岸整合的条件与困境〔C〕。载包宗和、吴玉山编《争辩中的两岸关系理论》(台北:三民书局,1990)。

  黄嘉树,求同存异、与时俱进——从解决“两府争端”的角度看“一国两制”的发展〔J〕,台湾研究,2002,(2)。

  李家泉,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可行性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

  刘国深,两岸政治僵局的概念性解析〔J〕。台湾研究集刊,1999,(1)。

  魏镛,迈向民族内共同体:台海两岸互动模式之建构、发展与检验〔J〕。中国大陆研究,2002,(5)。

  张亚中,两岸统合之理论与实践:欧盟经验的启示〔J〕。美欧季刊,2000,14(1)。

  周叶中、祝捷,论海峡两岸和平协定的性质——中华民族认同基础上的法理共识〔J〕,法学评论,2009,2。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