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邵逸夫的影业与慈善帝国

http://www.CRNTT.com   2014-01-08 10:36:40  


 
延伸阅读:奇侠邵逸夫的传奇人生

  2014年01月08日07:01来源:现代金报 作者:贡万军 

  生前被誉为娱乐圈教父、慈善家、教育家的邵逸夫先生辞世了,享年107岁。

  我以为,之所以他有这么大的成就,因为他其实是一位奇侠。

  说到侠,难忘邵氏武侠片。它们是70后、80后的怀旧经典,深深地印刻在青春记忆里。只要有“SB”字样片头的片子,必是邵氏电影,就好像“20世纪福克斯公司”片头出现,大家都知道是美国大片一样。邵氏出品,必属佳片。

  每当“邵氏”字样在电影院、录像厅里出现,观众渐渐热血涌起,大侠如期登场,“一剑削出,剑光点点,剑花错落间,魔头应声而倒,除暴安良毕功”,有大侠岂能没有美女,那个年代的美女不时兴整容,美多天然,笑语倩兮,敢爱敢恨。郑佩佩在《大醉侠》中,昂着头舞剑,芭蕾般的身姿,绝美!狄龙饰演的李寻欢,气定神闲吟出“小李飞刀,例不虚发”,敌人死前问“告诉我你的飞刀是怎么发出的”,帅呆!

  看完邵氏武侠片,马路上小伙伴们甚至会边走边互相比划,乒乒乓乓,啪啪啪……青春荷尔蒙想抑制都抑制不住。

  罗烈、岳华、姜大卫、狄龙、郑佩佩、井莉、李小龙、楚原、李翰祥……群星璀璨,巨星云集,邵氏武侠电影就好比再现电影界里的大唐诗国。大唐诗人多,邵氏大侠多。

  能拍出这么多武侠片,必有侠骨柔肠,邵逸夫不是一位奇侠,又是什么呢。

  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邵逸夫的年轻时代,国弱民穷,日寇疯狂侵略,政局动荡,他辗转多地,虽苦苦支撑但从不曾放弃心中的梦想。后来,华语圈武侠文艺雄起,很多人心中总有一种美好的夙愿:为了救国救民,一位身怀绝技的大侠,只手就可定国安邦。

  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最能体现邵逸夫爱国风骨的,是他的“散尽千财济众生”。

  刻着“逸夫”字样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剧院、医院遍布中国各地,这是真正的大侠风范。侠是什么,开创一片大同天地,人人可获荫庇。

  有的有钱人生前自己享尽世间福分,挥金如土,穷尽奢华,但对别人一毛不拔。这不叫有钱,这叫作孽。什么才是有钱且最会用钱?是知道他人有困难,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放在桌上说一声:拿去救急!几十年前,中国最需救急的是“头脑和身体”,即教育和医疗事业。

  据媒体报道,宁波文化人王重光先生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不止一个,但惟有同乡邵逸夫是炎黄子孙。

  邵氏电影里多次拍到敦煌,那大漠深处雄浑而轻盈的飞天之舞,不正展现了邵先生对中华文化和同胞爱得深沉,爱得彻底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还很穷,邵逸夫动辄捐赠上亿元建设学校、图书馆,他尤其关切学生宿舍、食堂这些基本设施,好让莘莘学子能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邵逸夫说过:“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他的善行,他的精神,帮助和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甚至撑起了一个时代。

  邵老先生仙逝消息昨日传来,就有网友问:“你们那里有逸夫楼吗?”数千跟帖这样回答:“有啊,我们这里有逸夫中学、逸夫小学、逸夫幼儿园、逸夫剧院、逸夫医院、逸夫图书馆、逸夫科技楼、逸夫体育馆……”全国近3万座“逸夫楼”,让邵逸夫先生得到了一个和他武侠电影中的奇侠一样充满诗意与豪情的名字:逸夫楼主。

  邵逸夫就是这样的一位奇侠,数十年做慈善如一日,《豪侠传》里排第一。

  邵氏武侠电影里常有一个场景:临街饭铺,头戴斗笠的大侠端坐,歹徒环伺,筷子、杯盏飞来飞去,最后斗个昏天黑地。

  过去的经典场景,如今却给我一个启示:中国人要学习邵逸夫拼搏精神的神韵,不要老是在一个类似饭铺的小空间里窝里斗。要冲出饭铺思维,把侠义张扬于天地间。当然,要团结,要互爱。

  邵老先生走了,107高龄,功德圆满,家乡人民因有着这样一位优秀儿女而倍感骄傲。

  奇侠善行,百代不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