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培育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动力

http://www.CRNTT.com   2014-12-15 08:57:38  


  中评社北京12月15日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闭幕,新常态成为这次会议的核心词之一。以新常态为统领,中国正在形成指引未来经济改革与发展,涵盖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政策的战略大框架。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这个大逻辑下,抓住新机遇、培育新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 文章表示,中国经济语境下的新常态带有“结构优化,经济均衡,全面转型”的深刻内涵,这与发达国家所指的金融危机之后进入“经济增长较低、周期波动较大,结构调整缓慢痛苦”的新常态存在着很大不同。新常态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规律的描述,更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理念、新路径、新要求的阐述。

  文章分析,新常态蕴含着内外客观条件的趋势性变化。过去30多年,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全球FDI、低要素成本等因素和优势支撑了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2000年至2013年,全球经济GDP平均增速为3.68%,同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速10.6%,几乎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三倍。2014年,中国GDP总量可能达到10万亿美元左右。然而,数量型扩张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实现高速增长,特别是随着人口红利减少、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供给效率下降,中国也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瓶颈,中国需要克服速度焦虑,主动调试心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源泉。

  新常态具有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全局性特征。新常态不仅仅是增长速度变化,还包括经济增长动力变化、经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方式转换、国民福利共享等丰富内涵和特征。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全局,迫切需要全新的思考框架、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全新的动力机制,需要进一步提出中国深化改革、全面转型的顶层设计方案,以及具体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全面协调推进各领域改革,摆脱旧有模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束缚。

  新常态实质是从非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如果说过去的中国经济是非均衡经济,那么新常态就是要从一个不均衡的经济迈向一个新的均衡经济。过去30多年的全球经济繁荣,带来了显着的结构性失衡,中国同样不可避免。新常态意味着必须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内外部失衡和非均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扩大进口,提高国民收入和消费比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公共产品投资、现代服务业升级,以及区域产业梯度转移和跨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实现经济结构平衡。

  特别是随着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工业品制造国,中国需要从传统的“眼睛向内”转向“眼睛向外”,逐步定位于“内外平衡”。通过深化“一带一路”、FTA等大战略带动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拓展,由主要依赖国际资本向培育壮大本土资本转变,加快“走出去”,将要素禀赋优势升级形成对外投资新优势,重构中国全球经济布局、产业布局、贸易布局、供应链布局等战略性布局,进而赢得下一个30年。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