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数据共享有助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15-11-11 08:08:37  


  中评社北京11月11日电/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文章表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数据驱动”成为新的全球大趋势。国家竞争战略正从对资本、土地、人口、资源的争夺转向对大数据的争夺。大数据颠覆性地改变经济形态、国际安全态势、国家治理和资源配置模式,引发了经济社会变革,而数据开放与共享成为推动各国大数据发展的关键。

  文章分析,数据开放共享不仅是政府转型的内在需求及强力驱动,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它是重构市场、政府、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杠杆与支点。在很大程度上,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从政务数据开放与共享开始的。数据开放共享,并进一步兑现承诺有利于增强信任,是真正建立开放型、服务型、现代型政府的开端。

  其次,大数据为解决以往的“顽疾”和“痛点”提供了强大支撑。大数据可以通过对海量、动态、高增长、多元化、多样化数据的高速处理,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提高公共决策能力。借助大数据挖掘,促进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借助大数据分析,实现国家治理决策科学化;借助大数据共享,实现国家治理协同化,促进国家治理范式变革,推动政府从“权威治理”向“科学治理”转变。

  第三,大数据能够促进政府单一治理结构向社会多元共治转型。以往单纯依靠政府管理和保护数据的做法会使政府在面对大规模而复杂的数据时应接不暇、不堪重负。大数据可以进一步赋权于市场组织与社会组织,形成科学的国家治理结构。

  近些年来,全球各国纷纷将开放数据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截至2014年4月,已有63个国家制定了开放政府数据计划。

  文章指出,大数据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中国是全球互联网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数据生产和数据消费的主体。中国已经具备建设数据大国的潜在优势。然而,中国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数据共享与开放相对滞后。

  中国政府掌握着80%以上的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的财富拥有者,但由于信息技术以及体制等限制,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网络往往自成体系,相互割裂,数据难以实现互通共享,导致目前政府部门掌握的数据大都处于割裂和休眠状态。这导致了数据无法共享,政府公共信息资源重复采集现象严重,信息摩擦和治理成本偏高。

  总体而言,中国政府开放数据的程度落后于世界领先国家。从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各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上看,近十年,中国EGDI排名并不理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中的统筹与应用。

  随着数据治理理念的影响渗透,中国公共数据开放共享进程开始逐步加快。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要求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推动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等机构开放信息资源。尽管如此,中国数据开放与共享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据“开放知识基金会”发布的《2013年开放政府数据普查》结果,在被普查的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综合排名第35位。

  文章最后说,数据开放与共享关系到数据跨境流动和数据主权、数据开放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保障及其政策框架体系等,这些重大问题的有效处理和把握将是影响中国未来推动数据开放,实施数据治国战略的关键所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