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专访:李庆平做上海台湾人 台湾太安逸

http://www.CRNTT.com   2016-01-07 00:18:17  


恩爱夫妻在上海生活 李庆平提供
 
  叹台湾青年太安逸
    
  当大陆全心全意搞建设时,台湾正陷于政治缠斗中,以致于有旅美蓝营老侨感叹:台湾正在搞“文革”。还有学者分析,台湾年轻世代满足于“小确幸”,是因为台湾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战争和贫困,更容易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等物质后的价值观。对此李庆平有同感。他说,66年来台湾发展至今,一个字可形容现在的情况--“逸”--太安逸了,不知战争的滋味,也不知贫穷的滋味。第一、二代企业家奋斗,第三、四代创新动力减弱。他有个朋友1980年代花800万台币在台北买一栋房子,现在价值1亿台币,还有好几栋各值100万美元的房子,后代不用工作,坐享其成即可。

  李庆平说,现在台湾留学美国的学生只剩两万出头,1992年他离开华府时还有3.2万人,而现在留美中国大陆学生已超过30万。1986年全世界城市比较,高中数学台北第一,而现在是上海第一。连海外侨民都可反映出台湾人的奋斗拼搏精神减弱--1987年美国中学生“西屋奖”50名获奖者有20名是台湾侨民的孩子,而现在“英特尔奖”反过来是大陆侨民的孩子最多。

  更令支持两岸融合的人担忧的是,台湾经济沈沦的同时,台湾年轻世代对于中国的认同感渐行渐远,越来越不愿意与大陆实现经济整合,搭上大陆经济腾飞的快车。李庆平认为,1990年代之初,台湾老百姓对大陆曾经很有热情,千岛湖事件是个转折点,尽管不排除当时有人有意抓住机会,制造两岸敌对情绪。90年代中的台海危机,令台湾民众觉得大陆会对台动武。李登辉搞“两国论”,其执政后期已经开始“去中国化”的进程。等到民进党执政,“去中国化”更明显。

  李庆平认为,马英九执政前四年没有及时“拨乱反正”不应怪他,因为陈水扁在卸任前,将教课书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大部份提前换成绿色,四年内依据法律无法更换。但2012年后马英九没有对教纲进行大胆调整,而只是进行微调,如“日治”改“日据”之类。他说,台湾190万年轻一代正是在这一时期受教育,或许他们大多能支持“中华民国”,但不支持与大陆太接近,在民进党“去中国化”政策下,台湾易走向新加坡化。
 
   国民党台湾本土化
 
  李庆平指出,如果台湾一直是由蒋经国传承下来的国民党执政,今天的情况可能不一样,但实际上后来因为李登辉、陈水扁执政,两岸关系断断续续。但他坚信,长远来讲还是应往和平发展的方向走。他分析,国民党是想和平发展,与大陆会有交会点,那就是“一个中国”,虽然国民党强调“各自表述”。民进党不想跟大陆作对,而是想跟大陆和平共存,但不会有交会点,而是平行下去。台湾想维持现状的人占多数,但倾向独立的人多于倾向统一的人,这是台湾的危机所在,也是台湾的现实。民进党为了选举不敢公开讲“台独”,只讲台湾自主性;国民党不敢公开讲统一,而是讲深化本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