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蔡英文两岸未来走向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16-09-17 00:15:06  


 
  (二)以“维持现状”行“台独”之实。

  一是在国际参与上,将隐含一中色彩与背景的“中华台北”名称“去中国化”。以蔡当局参加WHA大会的做法为例。马当局的国际参与强调专业、务实、有贡献,但它是在“九二共识”、两岸一中的政治框架下的参与,“中华台北”也正是这一政治框架下台湾的参与身份和名称。蔡英文也强调所谓“专业参与”,但其一再强调,“中华台北”是“在没政治框架下的使用”,明显是企图与一中框架彻底切割,即让“中华台北”成为如张三李四般纯粹无任何政治色彩的名字,把“中华台北”的政治底蕴彻底消除,如此,“现状”的面子都“维持”,但里子则慢慢掏空、“独”化。

  二是将“中华民国”“台独(台湾)”化。在政策论述方面,鉴于“中华民国”目前仍获岛内主流民意的高度认同,蔡英文必然引导民意以“台湾”与“中华民国”互换,让“台湾是(等于)‘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成为民意共识。在涉外活动中,就其出访巴拿马,签名“台湾‘总统’”仅以括弧标注“中华民国”的方式来看,创下了未来其在“邦交”关系中以“台湾”取代“中华民国”的先例和惯例。就林全明白表示,蔡当局参与WHA大会的名称希望用“‘国家’全名”即“中华民国”与会来看,在“台湾”尚无法替代“中华民国”的非“邦交”的国际场域,退而求其次,将追求以“中华民国”名称参与国际活动。 

  三是在现有框架下另建新机制寻求对外关系突破。在对日关系上,这方面表现得相当明显,且可谓典例。蔡上台后,台与日虽维持既有的双方“亚东关系协会”与“日本交流协会”这一“民间性质”的互动架构,但在此架构下成立了“海洋事务合作对话机制”,并在 6 月进行了首次对话。一方面,利用新机制,“日本交流协会”可直接联系台“外交部长”,另一方面,新对话机制讨论的议题不限于渔业合作,而是进一步扩展到了环保、科研、海上急难救助等“双方同意的各项海洋合作议题”。联系到蔡英文对太平岛未来角色的规划 ——“人道救援”与“运补基地”,不仅可看到台、日在反中上的密切合作,也揭示出这一新机制所具有的战略性、安全关系等层次的高层对话功能已远远不是民间交流的层次所能囊括和处理。可见,不论是新对话机制的对话层级还是功能角色,既有框架的“现状”已难掩双方关系质的突破。

  (三)“冻独”提出的时间越晚越难伤“台独”

  抛开“台独基本教义派”的阻碍不说,单从上述蔡的“台独”思维来看,其“冻独”是有前提的,条件成熟后才可能提出。这个条件成熟的标志就是蔡基本完成了“台湾事实‘独立’”的法律化、正当化的机制保障,确立了“程式正义”的“合法性”及“台湾主体性”的“民意共识”。站在“民主台独”的角度上看,它可为“台独”建构起底线防护堤,可以起到即使“冻独”也难伤“台独”的效果,当然也将是说服“基本教义派”认可其“冻独”的最佳理由。因此,可以说,蔡英文主动“冻独”的时间早晚或可成为其两岸政策调整的诚意、善意的检验标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