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重磅专访:叶刘淑仪谈参选特首

http://www.CRNTT.com   2017-01-10 00:21:44  


已经宣布参选特首的叶刘淑仪,落区探访劏房住户。期间她亦亲身试睡空间极度狭小的“棺材房”。(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我可不可以打断你?因为我们时间有限。我想问的其实是关于当时那些示威者的诉求,譬如他们想追求的民主是没有全国人大“八三一”框架的,他们用一种冲出马路的方法去表达诉求,也冲击政府总部外的警察防线。如果追求民主的人用这些行为,你怎么看?

  叶刘淑仪:我明白如果被警棍打中、中了催泪烟和胡椒喷雾,当然会不舒服、会生气,对警方当然会有怨言。

  在香港你表达意见没有问题,香港有《公安条例》协助市民表达意见,只要事先通知,就算你在中环闹市的皇后大道东游行,警察一样会帮忙开路。但是如果你的手法是违法的,2014年9月26日,黄之锋是翻越围栏、爬入政府总部的,他们想占领政府总部。这种情况特区政府和香港警方都会担心,因为在那之前不久台湾发生了类似的事件,占领、霸占“立法院”,瘫痪议会运作,这是不可取的。所以政府一定会阻止这些行为。

  一方面你可以合法表达意见,但是另一方面你不可以扰乱公众秩序。冲出马路,影响车辆行驶,导致交通堵塞,这是扰乱公共秩序,尤其干预了其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是不可接受的。

  中评社:如果当时换作是你做特首,你会不会也用一种比较强硬的手法处理?因为不少人都认为当时梁振英的态度比较强硬。

  叶刘淑仪:我不觉得他很强硬,因为作为特首、作为政府,不可能让你占领政府总部。捱了79天,让你霸占了马路79天,还说强硬?要知道的是,很多商户因此蒙受损失,就算打工仔也受苦,有些打工仔因为交通阻塞而不得不早一小时起床出门。当时示威者争取目标的手法,严重影响了其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扰乱了公共秩序。

  不过我觉得应该要对话。一开始占中,新民党就提出要对话,不过没人响应,因为我不是当权者,他们的目标是政府。我觉得当时特首应该更早寻求对话,特别是找一些年轻人对话,这方面可以做多一些。

  中评社:关于政改方案的立场方面,当时示威者是不肯让步的,那你觉得政府是否有让步的空间?

  叶刘淑仪:我认为底线中央政府已经定出了,即全国人大的“八三一”决定。中央政府也说了,最近张荣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说,不会更改这条清楚的底线。

  至于泛民一方,我听到的说法是,相比2010年的曾特首,梁特首较少跟他们对话,以找到一个泛民、特区政府、中央政府都接受的方案。他们觉得曾荫权比较乐意玉成,梁振英就不愿意跟他们对话。

  所以可能在沟通方面,作为特首可以做得更多。当时即使有对话,较多也是林郑月娥出面,不过始终谈得有限。

  中评社:如果未来要重启政改,以你所说的在“八三一”框架之下进行,你觉得是否有可能说服泛民?

  叶刘淑仪:其实这个框架是有空间的。我会跟泛民说,这个框架并不会阻止香港的民主发展。最近的选委会选举结果显示,泛民所占的席位不少,不止可以提名两个人,甚至可以做“造王者”。如果泛民找出一个不那么偏激的、有能力的、较温和的人,他们随时有机会入闸。始终香港人是务实的,不会要一个偏激的领导者,而是希望领导者有足够能力。所以“八三一”框架不会影响香港的民主发展,可以按部就班地改变和推动。但是总不能说中央已经定了,我要推翻,这是很难的,不切实际。

  另外李飞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主任)的说明提到,虽然提名委员会的人数和四大界别的组成方式不变,但是其中的38个界别分组,哪些界别分组有票、票怎么分配,香港立法会可以决定,这是有空间的、可以讨论的。譬如金融服务界,原本只是几百个交易所参与者有资格成为选民,未来可以寻求令更多从业者成为这一界别分组的选民,由此扩大选民基础和提名委员会的代表性,我认为这是做得到的。

  中评社:有意见认为,如果下一届政府上台之后,社会上对政改方案没有共识,那就不应该轻易重启政改,而是应注重经济民生的发展。假如你成为特首,你的优先次序是否也是这样?

  叶刘淑仪:我同意。你看我的政纲,排在第一的是土地房屋问题,之后有教育、退休保障等等。

  如果重启政改令社会更加撕裂,甚至引发又一次的占中来胁迫中央,我很不满意占中的其中一点就是这场行动胁迫别人。在这种情况下,重启政改可能令政府没有精力处理其他问题,司局长整天出去处理政改议题,那就不好了,会产生反效果。

  中评社:可不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成为特首,在前五年即第一任期,你不一定会重启政改?

  叶刘淑仪:要看环境,看看社会有没有共识和条件。

  中评社:再谈谈《基本法》第23条。其实现在已经过了14年,大家提到叶刘淑仪的名字,都还是难免讲起这件事。现在你会怎样跟香港人说,当年的叶刘淑仪将来不会再出现?

  叶刘淑仪:我讲了很多次。我已经深刻反省了,我对于自己当年的表现不如理想,我已经道了歉。我亦付出了代价,问了责。有泛民中人说,只有两个高官肯问责,一个是我,另一个是杨永强(时任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因处理非典疫情失当请辞)。很多其他的司局长,立法会认为他们表现不好,有没有问责的?道歉都不愿意讲。我付出了。

  我去深造,自费、自发去深造,回来自费创立智库、创立政党,我付出了很多,我觉得很多市民都是知道的。去年九月立法会选举,你可以见到我这么高票当选,我相信是市民已经认同我的努力,接受了我。有什么比选票更实际呢?民调是有起落的,选票最会说话。

  中评社:这么多年来,你的确说了很多道歉或者对当年表现的后悔。但是回想当时你作为保安局局长推动廿三条立法,有没有一些方面你觉得未来施政或者有机会再推动廿三条立法的时候可以借鉴?

  叶刘淑仪:我讲过了。当时自己无论发型、服装、说话态度,都不够沉稳、稳重,令人感觉过度自信甚至嚣张,让市民反感,这些我都已经明白了,吸取了教训。

  中评社:会不会觉得因为自己当年的表现,导致香港人对这条法例有这么多顾忌或不满?

  叶刘淑仪:你这个讲法对我不公平。当时我是孤军作战,保安局用非常有限的资源,独力去推这条这么有争议性的条例,我们遭到了铺天盖地的攻击,有些言论扭曲了条例内容。结果最后差不多是我一个女人去推这条条例,我受尽压力。你这样说对我很不公道。

  廿三条立法失败,我要负上一定责任。不过当时有这么多人出来游行,亦都不是纯粹为了反对廿三条,原因包括沙士(非典疫情)、负资产、经济状况欠佳等等,当时的社会情况很恶劣。我亦已经问责了,我也承认自己确实可以做得更好。

  中评社:回顾你担任保安局局长早期的工作,都处理过一些比较困难的议题,包括越南船民、居港权等等。会否觉得其实自己也做了很多成绩,但是就因为廿三条一件事,令整个官职生涯都功亏一篑?

  叶刘淑仪:这是事实。我服务社会多年,自问为香港人做了很多事,在不同的政府工作岗位上处理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只是一件最有争议性的事情未能处理好,我亦已经吸取了教训。

  中评社:你自己心里面有没有埋怨过,为什么这个社会这样对待自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