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深度专访:李晓兵指“七警案”撕裂香港

http://www.CRNTT.com   2017-02-22 00:07:10  


南开大学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2月22日电(记者 兰忠伟)香港“七警案”连日来不断发酵,引发香港社会极大回响。昨日,在香港“占中”期间因执法而产生过当行为的七位警员被收押入狱,服刑期两年,香港警务督察协会亦于同日发布公告,表示将探讨订立辱警罪的可行性。

  南开大学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21日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七警案的判罚本身并未有太大问题,但若与相关案件进行比较,就能够强烈地感觉到该案并未实现司法公正。李晓兵认为,法官的判罚应该是具有建设性的,而不仅仅是追求裁判权的实现。“司法活动不是单打一的,所达到的目标应该是综合的,具有一定社会综合效应”。

  李晓兵对中评社表示,法官对七警案的判罚,起到了撕裂香港的效果。法官在判决时,须对判决的后果有基本的预判,法官追求的公正和社会大众追求的公正,应该要是基本契合的。目前的七警案,可能就会成为负面的判决,或者是历史的“臭案”。

  “外籍法官应该要扮演一个有担当和创造性的司法者和探视者,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人员。”李晓兵指出,藉由七警案,需要引发我们对香港主权和管制,以及宪制的重新评估和认识,同时,《基本法》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的适用,而不是一个机械的、简单的适用。

  李晓兵认为,如果上诉改判,可能会造成支持“占中”或是持激进立场的社会人士,对上诉判决的严重质疑,这将让法院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对香港法治无疑会造成伤害,令香港产生危机。这种危机到最后可能会损害司法权威、司法公正,以及损害香港过去所积累下的法治精神。

  “法官并没有利用一种柔性、创造性的方式,综合分析案件作出一个能够得到各方接受的判决。现在造成了执行公务警察利益的失当,特别对香港社会的问题,以及个案之间的公正性,都缺乏了考虑。”李晓兵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