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洪雯答中评:香港解决深层次矛盾要依赖自身

http://www.CRNTT.com   2021-07-13 00:05:29  


洪雯指出,香港需有一个相对均衡的产业结构,让所有人都能够受益(中评社 梁帆摄)
 

  香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历了几次产业的转型,享受红利之余也带来了“产业空心化”的后患。香港的服务业具备国际功能,但是与本地的社区、社会脱节,只有小部分人受益,巩固、发展“二号香港”迫在眉睫。洪雯提出了“2.5产业”的概念,她表示,这是位于服务业与制造业中间的一种产业,既充分发挥香港服务业的优势,同时规避了大规模制造业需要大量土地和劳工的问题。“2.5产业”不仅能推动香港产业结构的实体化和多元化,还能够为香港的贸易物流革新、科技产业生态建立、与大湾区双向优势互动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洪雯说,我们总是讲“香港研发加深圳产业化”,过去十几年都是这么做的,的确充分利用了两边的优势,但结果香港只有研发,而研发终究不是产业。这令香港永远享受不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乘数效应(Multiple Effects)。无产业人才,只有实验室里面很少数的研发人才,其成果就以论文、专利等形式转化到深圳去。现在的香港想要发展科技产业,光有研发是不行的。所以香港在发挥研发上面的优势、将研发成果转移深圳产业化的同时,也应去寻求新的方式。其中书中提到,“深圳研发加香港产业化”事实上并不是没有可能。新加坡比香港人口更少,成本不比香港便宜,土地也不比香港多,但2019年它的第二产业在整体GDP中的占比达到22%,而香港只有6%。同样,瑞士有着近似香港的人口数量,成本不低且环保标准更高,第二产业在整体GDP中的占比更达到25%。香港也需有一个相对均衡的产业结构,让所有人都能够受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