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数据:居屋也疯狂 港人求止渴

http://www.CRNTT.com   2021-11-18 00:01:20  


图6:居屋单位的实用面积分布情况(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7:2014年至2020年出售居者有其屋计划单位的面积分布情况(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面积越来越小亦是近年来居屋出现的问题之一。如图6所示,今年推出的居屋计划中一半以上单位小于50平方米,40平方米以下的居屋占23.2%,相比2015年同面积的居屋单位数量增加了2%。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居者有其屋计划推出的居屋单位,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蜗居”屋苑越来越多。此类屋苑在2020年居屋计划中就有9个,最小单位的面积仅有25.6平方米(如图7)。居屋住户大多数以家庭为主,可以想见即使幸运地抽中了居屋,但一家人居住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亦难言有幸福感。

  中评智库认为,不论是超额认购问题、二手居屋炒风盛行问题,还是居屋面积越建越小的问题,其关键根结仍然在于对居屋缺乏合理的安排。私楼、居屋、公屋是香港社会对住房的不同梯次需求,且唯有居屋是能“连下通上”的中间阶梯,是很多港人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置业梦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香港年轻一代,面对难以企及的高楼价,很多人无法依赖父母就选择“躺平”。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我们以为,爱国治港者应该高度重视香港社会的居屋问题,了解市民对居屋的需求民意。必须看到,居屋不仅可以给香港市民带来努力创造财富向上流的动力,同时也可以减轻特区政府在公营房屋上的财政负担,若能打通“居屋”这一关键脉络自然也就助力解开香港住房的“死结”。因此,我们建议,香港特区政府在未来的规划建设中应该加大居屋的配比,改变“两头大、中间小”的不平衡格局,让更多香港市民通过中间的“过度阶梯”看到“上车”的希望。香港经济学家王春新不久前接受中评社记者访问时提出了“新居屋计划”,即新居屋数量要大,每年至少要建3万套。新居屋定价要与家庭收入挂钩,让80%左右的香港居民,特别是年轻人能够买得起。我们认为,王春新的建议值得香港各界高度重视。 

  (记者:秦姝;分析师:姜慕娅;工程师:莫瑾;研究员:刘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