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评社国际部主任郭至君线上发言(中评社 梁帆摄) |
中评社香港4月21日电(记者 尹子)日中友好会馆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和键睿智库协办的“2022中日媒体对话会”日前举行,中国与日本各大主流媒体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理性对话。中国评论通讯社编委兼国际部主任郭至君与会发言,就“后真相”对中日国民感情的负面影响问题提出应对之策。
郭至君首先表示,后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是一种政治文化,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以及英国“脱欧”期间开始受到很大关注,当年,《牛津英语词典》宣布“后真相”(post-truth)成为年度词汇,由此引发广泛讨论。在社交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后真相”政治变得越来越普遍,所谓“后真相”,指的是忽视真相、不在乎事实的谣言,以各种似是而非和断章取义的言论,最终达到弄假成真的效果,即所谓的“雄辩胜于事实”。在后真相时代,人们把情感和感觉的评论放在首位,证据、事实和真相沦为次要甚至毫不重要。
从媒体和受众的角度来讲,“后真相”导致了以下几点严重的后果:一、媒体提供的新闻或信息越来越碎片化,以致于受众丧失理解全貌的能力。二、“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的增多使得刻意制造的错误信息让受众深信不疑,让“假新闻”比真新闻更受欢迎,导致偏激的价值观越来越多,极端民粹主义也愈加兴起。三、信任媒体报道的人越来越少,而媒体又为了吸睛选择更多地去报道极端民粹主义者倾向的内容,从而使得不理性的声音越传越广,进而影响国家政策。郭至君认为,长此以往会形成负面循环,人们会失去探求真理的兴趣与能力,民主会萎缩,而善于影响大众情绪的政客会崛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会由于刻意的操弄而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