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 |
中评深度:洪雯谈香港兴动能与机遇 | |
http://www.CRNTT.com 2023-08-07 00:33:03 |
公屋加量未能根本解决劏房难题 需搭建上流置业阶梯 中评社记者:您长期关注香港的房屋政策,您曾提到过不赞成集中资源兴建公屋,应更多关注公屋之上的房屋台阶。您认为目前香港房屋政策的痛点难点在哪里?下一步还应如何解决房屋问题? 洪雯:我一直认为,香港最缺的不是公屋,而是夹心阶层的住屋和帮助他们上流的置业阶梯。中央提到要香港解决劏房问题,香港政府就不计代价地集中资源加速、加量建公屋,这是一个最直接的思路,其实背后有更多未考虑的因素。 我在立法会参与了很多不计代价的公屋新建项目。以拆除工业大厦建设公屋为例,简单将在工业大厦内经营的一些小商户、中小企业赶走,而香港目前的条件并不足以让他们实现无缝衔接,导致他们能成功搬迁的并不多。我还曾在立法会上提到,有一个修理乐器的小作坊,老板是香港仅存的擅长修理各种乐器的师傅,他的年纪已经很大,本想招收几个学徒,但因建设公屋,突然让他结业搬迁,但很难找到地方重新开始。 为了建公屋,我们曾审批过两个项目。一个是在山里挖两个洞,投入了23亿资金;另一个是投入几个亿拆球场,就为腾出空间建造2000套公屋。这样不计代价的案例众多,我们要完成中央提出的消灭劏房任务,但大家并没有仔细思考过劏房里住的人都是谁。如今在劏房里住着二十几万人、十多万多户,52%的人没有资格轮候公屋,无法享受简约公屋、过渡性房屋、给轮候公屋者津贴的政策,这些人主要是以下群体:一是“两头唔到岸”的“夹心阶层”。香港的“夹心阶层”受关注较少,他们往往很年轻,收入超出了轮候公屋的最低门槛,同时又买不起私楼。他们需要的不是公屋,而是能够往上走的房屋台阶,从而上流。如今他们也无法享受简约公屋等政策红利,所以才会“什么都反对”,2019年走上街的年轻人很多都属于“夹心阶层”。二是无身份证居民,例如双非家庭的父母、想申请难民身份的少数族裔或黑工等等。去年,我探访了很多双非家庭,他们就靠在香港生的小孩拿综援,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等待孩子满18岁就能排队等待公屋、自己60岁时就能拿到香港身份证领综援。我很同情这些人,但在制度上如果给他们一套公屋,就会扯开一个很大的口子,吸引很多人过来。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