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当务之急 是经济非政改 | |
http://www.CRNTT.com 2009-01-17 12:04:34 |
面对严峻的内外经济局势,当局首要工作是带领香港渡过金融海啸,特首决定押后政改谘询这个惹火议题,以免再度激化内耗,分散当局和社会应对海啸的能力,是非常及时的务实之举。而且,人大常委会《决定》已明确本港政制发展的时间表及路线图,为政制发展立牌指路,谘询期押后并不会影响政制进程。反对派议员大肆批评当局押后方案的说法,只是暴露了他们惟恐天下不乱的用心。 特首曾荫权日前在立法会答问大会上宣布,将押后2012年政制改革的谘询工作,由今年上半年推迟到第四季,主要是现时并非政制谘询的合适时间。确实,随着金融海啸横扫欧洲,席卷全球,各国金融市场满目疮痍,实体经济大受打击,2009注定是经济形势异常险峻的一年,现在开展政改谘询,不是时候。 本港目前失业率虽然仍处于低位,主要是因为临近岁晚,节庆消费畅旺,支撑消费市道,但当农历新年后,市况回归淡静,届时企业结业潮才会大举涌现,令失业率短期内大幅抽升,这是本港的第一道难关。年中随着学年结束,大批毕业生投入劳工市场,但经济不景下市场将难以创造职位吸纳这些新增的劳动力,不单加剧失业率,更会导致严重的青年就业压力,处理不好将产生不少社会问题,是本港经济的第二个难关。 难关迫在眉睫 集中精力保就业 目前这两个经济难关迫在眉睫,关系经济民生,所以当局应集中精力,埋头苦干,推出更多保就业、保经济的措施,市民都希望当局能够有更强力的振兴经济措施,抵御经济不景,如果再要纠缠政制争议,挑起社会内耗,试问如何让政府聚精会神做好工作?环观各国政府,不论是执政党或是在野党,都将振兴经济作为首要议题,这是因为政治人物都知道市民目下最关注的始终是经济民生,“邻居失业是经济不景,自己失业就是经济萧条”,艰难时期,冷暖自知,政治人物应急民之所急,以解倒悬之苦。反观本港政坛,反对派却死抱政制题议不放,还要胁将抗争行动升级,这究竟是反对派认为政制议题比应对海啸更加重要;还是藉经济不景时,挑动政制争议,捞取政治好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做法违背了本港的主流民意。 当然,反对派也可以自辩称,推行政制谘询与应对金融海啸不相违,当局可以一面应对海啸,一面进行政制谘询,此说表面合理,实际却是自欺欺人,试问当政制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后,当局的精力都用来应付反对派议员的追击,如何筹谋振兴经济?而且,政制问题官员议员难免争持激烈,行政立法关系再趋紧张,如何还能心平气和讨论政策,争取议会支持?一个泛政治化的社会,凡事上纲上线又如何发展经济?过去两年由于政制争论消退,议会亦较能聚焦于经济民生议题,就政府政策建言献策,现时非常时期,更须行政立法衷诚合作,集中处理经济,怎能节外生枝,舍急就远。 反对延后 无的放矢 全国人大在2007年12月,已就香港政制发展做出决定,明确了2017年普选特首和2020年普选立法会的时间表安排。民意调查亦显示,香港逾70%市民认同有关决定。本港政制框架基本上已大致定下,政制谘询的主要目的,是就两项普选的中途站研究作出适当改动,为全面普选凝聚共识,缩窄分歧,为如期实施创造必要条件。要注意的是这个中途站的安排与2017与2020全面普选是脱钩的,是相互独立的安排,所以即使是延至第4季谘询,根本不会影响本港政制进程,况且讨论时间仍有整整一年,足够让各界发表意见;当然如果彼此意见南辕北辙,各不相让,谘询期再长,亦是徒劳,反对派高调反对延后,显然是无的放矢。 政制谘询已经讨论经年,双方理据亦已具陈,然而,反对派由始至终摆出一副对抗的姿态,漠视人大决定。早前吴霭仪在立法会动议中,更提出2012年政改全面撤销功能组别的议案,完全罔顾基本法循序渐进的原则,议案最终虽被否决,但其他反对派议员亦正准备下一波的抗争行动,他们的目的根本并非为理性讨论,只是为吸引传媒镁光灯。近年由于经济好景,市民渴求安定,反对派的激进路线,逐渐丧失民心,道德光环尽失。反对派自然希望藉着经济不景,民怨升温之时,再挑动政制争议,巩固基本盘。因此,当局要押后政制谘询,反对派自然大力反对,然而,他们的反对只是为一己之私,置社会福祉于不顾,最终不仅影响政制稳步前行,更令本港付出沉重的代价,绝非香港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