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白宫购买有毒资产释放了什么信息?

http://www.CRNTT.com   2009-03-27 08:24:29  


 
  由于危机所造成的“流动性恐慌”依然在美国十分严峻,世界经济已经“见底”的乐观判断可能为时过早。因为影响市场流动性的个人和企业信贷利率以及企业债的风险“溢价”高居不下,如果不及时抑制这种流动性恐慌的势态,实体经济经受外部冲击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弱,自我恢复甚至造血复苏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小。所以,美国政府唯有动用一切可能的“消毒”手段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让人担忧的是,在市场对未来资金成本高企不下而带来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下,美国人利用现在政府注入流动性的“有利时机”,拼命提高贷款利率或企业债的收益率以补偿未来可能缺失的流动性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于是,这样的预期就会产生巨大的“流动性陷阱”,注入多少的资金都无法产生市场流动性的良性循环!甚至很多机构和企业的高管层冒天下之大不韪利用合法的公司“收入合同”尽可能地在破产到来之前“淘空企业的流动性”。因此,美国政府在“输血”的同时,如果控制不了上述的“失血”现象,那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不会产生任何“造血”的可能性,而且还会对美国经济带来滞胀的灾难,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更会给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增添极大麻烦。

  近来美国的新屋开工指数和就业率都在一定程度上好于市场的预期,为了巩固似已隐现的某些“造血”迹象,奥巴马政府想通过乘胜追击的“救市”手段来扩大政策效果,美联储毅然决然开动了印钞机——不顾这一举措对他国利益的影响和可能对未来经济产生的负面后果,只求能释放出巨大的流动性以期待市场“造血”功能的恢复。

  总之,流动性恐慌的特征在欧美市场一天得不到解决,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复苏代价将会变得越来越大。今后,奥巴马政府必定要在“注资战略”和“接管战略”(机构国有化)之间做出痛苦的两难选择! 

(作者孙立坚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