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世界经济靠什么最终避免了大萧条

http://www.CRNTT.com   2009-09-13 10:28:23  


八十年前的大萧条给人们留下深深的伤痕
  中评社北京9月13日讯/《上海证券报》登出了经济学博士、宏观经济观察人士傅勇的文章,作者表示:“一年后的今天,希望战胜了恐惧。复苏之路正在全球伸展。”文章内容如下:

  次贷危机在2007年4月在美国爆发,但在2008年9月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之后,迅速升级为一场恐慌性的全球金融危机。而现在,尽管复苏相当缓慢,但一年来的政策努力阻止了大萧条的再次降临。就美国情况而言,失业率可能会上升到10%,但在当年大萧条时,失业率高达25%。因而,尽管影响深重,大萧条这个头衔仍只属于80年前。

  总结危机之源固然重要,但至少同样重要的是,大萧条的再次发生的结果已被成功避免了。一年前,包括美联储在内的诸多人士对这场危机的性质和影响都还没有清醒的认识。此后,各界对金融危机的诱因作了全面反思。人们集中认为,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化背景下的高储蓄和低利率,以及宽松和缺位的监管是引致危机的根源。除此之外,同样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何以成功地避开了大萧条的再度发生?有趣的是,当我们考量这个问题时,我们就会看到宏观政策和全球化等因素对全球经济周期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因素在放大经济周期的同时,也是危机治理所倚重的基石。

  包括伯南克在内的学者曾一度宣布经济周期已被驯服。其实,金融危机的种子深藏在人性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周期不可能被消除,但可以被缓解。货币政策和全球化时代可以为这轮金融危机提供解释,但危机和萧条的原因很难完全归结为外部因素。对大萧条最成功的解释总是和行为经济学联系在一起。凯恩斯的危机理论主要建立在所谓三大心理学规律之上,尤其是他所强调的动物精神。动物精神指的是,人的行为选择中所包含非理性行为和非经济动机。这一理念虽然得以传承,但主流经济学却还是建立在完全理性人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这意味人的选择总是正确的,作为其汇总的市场也总是有效的。这套理论能够说明均衡路径的变化,但无法解释经济波动。

  这次危机与大萧条相比,危机前的泡沫可能更大,资产价格的下跌程度也可相提并论。比较两次危机,可以清楚辨识的区别在于,主导危机救助的政策理念有了显着变化。大萧条暴发时,在财政政策方面,胡佛政府坚持财政平衡思路。为应对急剧下降的政府收入和不断上升的政府支出,政府努力提高税率,削减政府支出。在外贸政策方面,股市崩盘之后,胡佛不顾1000多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坚持兑现其竞选承诺,于1930年签署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高位。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