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宏观政策以进为退方可突破“进退两难”

http://www.CRNTT.com   2010-01-06 09:03:49  


  中评社北京1月6日讯/在强大的刺激政策与存货调整周期的作用下,2009年中国实体经济出现超预期反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整体开始进入 “政策刺激性反弹”向“市场需求反弹”的过渡阶段,这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超预期反弹具有 “政策主导性”、“结构不平衡性”、“动力不稳定性”、“增长要素缺少互动性”以及“总体发展方向的易变性”等特点,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将步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出现“双W轮动”的调整模式,面临多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有效组合困境”。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文章表示,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出现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总体而言,GDP全年增速将较2009年持续回升,但季度同比增速却与2009年相反,呈现出轻微的下滑趋势,呈现“倒V”型,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9.42%。

  其次,在经济复苏和货币投放的滞后效应的作用下,2010年全社会流动性依然充裕,物价水平上涨幅度将明显低于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预计2010年信贷总量将收缩至7.2~7.8万亿,狭义货币供应M1增速为17.2%,M2增速为18.3%,CPI增速为2.4%。

  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是,以“以进为退”的策略,来突破目前所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和多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有效组合困境”。“以退为退”、“以稳促退”的策略将无法实现经济全面复苏与宏观刺激政策顺利退出的二元目标。以进为退、保持中国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高速中调结构和促改革、在连续性中谋退出,可能是中国近期的最佳选择。在宏观调控中,相对弱化“结构目标”、“通胀目标”、强化 “速度目标”,是解决多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有效组合困境”有效之道。

  文章称,对于2010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如下思路。

  首先“以进为退”的本质是在保持政府刺激性需求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扶持市场性需求方面大规模进入,为市场性需求的复苏以及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打下基础。因此,未来货币政策应当进一步强化流动性对于实体经济的渗透,而不是防止价格的复苏。未来的财政政策应当强化各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资形成机制的改革、民生工程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建设,而不是强化进行基础建设投资。财政赤字在2010年财政收入上扬的前提下不宜减少。

  其次,要稳定目前各类在建项目的政府投资,对于地方新建项目和进一步的投资膨胀进行适度约束,防止2011~2012年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恶化而带来大量的“烂尾工程”,使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恶化。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府投入必须加强和落实。

  民间投资的启动不能以资金保障和利率补贴为主,而是以行业开放以及准入调整为主。同时,应当约束大型国有企业在利润和资金高涨的状态下进一步进入一般竞争性领域,防止出现过度的“国进民退”。

  消费启动依赖于社会工程的建设和制度建设,应当与民生工程、工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完善相结合,而不是单纯一次性收入的增长。

  应当以“投资杠杆率”控制为主、利率调控为辅,对2010年可能出现的资产价格暴涨进行制约,其中核心的工具包括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适度提高、股票保证金交易限制、非保障性住房抵押贷款条件的提高、严格热钱流入以及差别化利率调整等。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2010年的重点,供给放量依然是政策调整的落脚点,但关键在于土地供给和土地囤积的管理。

  虽然2010年通货膨胀问题应当弱化,但对于一些瓶颈产业的供应以及关键产品的价格变化依然要保持高度关注。热钱的大规模涌入是2010年汇率调整、资本市场管理,也是必须关注的重点。

  贸易政策保持相对稳定,不宜进一步出台政策刺激出口的复苏,进口政策和对外投资政策应当保持积极的态势。

  文章最后说,结构性调整可以在战略上高调提出,但在短期宏观调控上不宜用劲过猛。产能过剩必须动态化处理,不宜过分依赖增量收缩和行政规划来解决周期性产能过剩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