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孙涤:2035年印度将成第一人口大国

http://www.CRNTT.com   2012-07-31 13:12:16  


 
  国际间的生产和资金的互动,到头来是顺着人力的聚集和技能的起伏来流转的,假如国家能把它的民众组织起来,有效投入到经济活动去的话。重要的是先把人口变成人手,做的超出吃的;理想的是能继续把人手提升成人脑,到了相当一群人脑在相互激励的境界,生产力就能源源创生出来。其结果就是大国的兴盛,也是我们要关注的第三个问题。让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老有所养。

  人类社会的合作,在社群和国际之前,先是代际的合作。无一例外,每个人都是由口到手(最好到脑),必再返回到口。老而无所依,因此很严峻。从上面的数据推算,中国在2050年,支持率将只剩下2.2,低于日本目前的水平(2.6),甚至比2050年的OECD国家的平均还低。

  前文已经说到,老龄化社会乃拜医药科技突破和文明进展之赐,人活得更长更健康了,流出生命池的速度大为迟缓。二十世纪里人的平均寿命显着延长,从大约45岁上升到世纪末的64岁。发达经济的国民的寿命平均延长了40%,中国人则增加了一倍还多。举例来说,英国的一个60岁的妇女,在1956年可望活到80岁,在2010年可望活到的年龄是92。如此,老龄人口需要颐养的年份提高得更多,所有的养老健保体系在建立当初,都未能充分估算到这个进步。比如说,美国在1960年代推出社会退休和医保计划时,平均1个退休人员有近19个工作者,到2035年将只剩下1.9人,而其间参与计划的人,平均寿命增加长了7岁。仅此一个变化,社会福利项目就入不敷出了。

  使老龄化问题并发而作的另一个趋势也是医药保健成就的结果。世界妇女TFR的一路陡降,是和婴孩(五岁前)的夭折率是紧相伴随的。五十年来每千名婴孩的夭折率从191减低至78个的同时,世界的TFR也从4.97降为2.69。妇女少生娃娃是理性的选择,因为她们不再需要多生,来补偿很高的婴孩夭折。中国在1970年代晚期开始强有力推展的一胎化措施,对这个进展规律及其影响力度的测算是不充分的,结果造成的急停刹车,负面后果正在显露出来。

  我们且不谈三十年来的低生育导致目前劳动力供应渐趋紧张。工人薪资一年增加超过15% 不少见(5年翻番、8年两番),要知道这是在全球失业普遍,国内增长明显放缓下发生的。劳动力短缺的一个旁证,是简单劳力如城里帮助家务的钟点工,近年来报酬攀升幅度也够惊人的。这里也不谈物价上扬,老龄人口的养老积蓄是否足够达到目的。限于篇幅,我们只谈少龄人口和老龄人口目前比例失调,对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和人伦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冲击。中国的少龄人口和老龄人口比例(C/A)1975年在6左右,到2035年要降为0.5, 也就是一个孩子对两个退养者。不用知道统计数据的长程变化,看看周围及自己(三代)家庭4-2-1的倒立结构,你其实就能明白,倒立的金字塔注定是站不稳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孝为本”,来扩大代际的合作,并确立家庭为安身立命的基础,这和其他诸如基督教文明的差别相当远。“孝”讲得滥了,颇有陈腐的味道,但在实际上,孝类似于一种社会契约,强调幼者对长者的责任履行。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然的,没有律令一样畅行,而子女对父母则差得远。孝作为带强制性的道义约束,是对人类的爱偏于下倾的补充。它汉文明的一个主要特色,拓展了代际之间诚信,成为互助的强有力纽带。不过以往的历史上,孝的履行很少受到过切实的考验。别说“子欲养而亲不在”,亲在的时间原本就很短。直到1950年,中国人的平均生命期望还只在35-40岁之间,活过60岁的相当少。凡有病伤,过不了一年半载就挂了。所以子女即使有心尽孝,压力也不会太大。然而,这一切已全然改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