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危险”的对俄投资

http://www.CRNTT.com   2013-02-25 09:42:54  


 
普京时代实质放弃改革,私人产权保护极弱  
 
   普京在三个总统任期中,放弃市场经济改革重新开始国有化

  随着普京执掌克里姆林宫的大权后,俄罗斯连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改革的机会之窗也被重重关上了。2010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东欧研究中心教授斯蒂芬.赫德兰在《俄罗斯研究》上撰文总结普京前两个总统任期时指出:“到2002年,经济改革实际上已经奄奄一息,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普京任期结束。”而2012年5月7日,在第三次就任俄罗斯总统6小时之后,普京立即签署了13项总统令,要求政府对原有的经济规划进行修正,其中包括大幅度提升国家投资在经济中的比例,国有化重新成为俄罗斯经济的趋势。

  2012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显示俄国保护私产的状况比2008年更糟

  俄罗斯既已放弃经济改革,自然更谈不上从法制上切实保护公民和外商的私人财产。《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每年要发布涵盖全球179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是全球权威的经济自由度评价指标之一。2012年俄罗斯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在全世界179个国家中排139位。其中的“产权”类指数满分为100,俄罗斯的分值在2008年后就从30跌倒25,传统基金会最新的评语是“司法机构极易向政治压力妥协,执法不一定能持续。对私人财产的保护极弱,合同不能保证被执行”。
  
掠夺外企:贱价收购或苛法入罪  
   
  俄国政府掠夺外企手法:国企先贱价要收购,不行就以苛法陷人入罪

  由于经济改革进程的停滞不前,俄罗斯的经济政策转而再度与前苏联式的反市场的政府道路形成连接,这一政策集中以行政力量掠夺和配置资源,来支持政府要控制的目标产业。这一传统道路的真正关键,是先在国内构建“境外势力/不良商人违法牟利”的想象,以此合理化政府对民间资源的控制,并由此进而使政府而非公民社会成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变化的推动者。而具体操作方式,和没收浙商林场的手法相差不远:先是国有企业要求贱价收购外企或私人的产业,若不成功就以各种苛法陷人入罪。

  俄国政府在2006年曾以环保为由逼壳牌公司卖项目股份

  例如皇家荷兰壳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在2006年试图参与“萨哈林二号”天然气田的开发。政府先是向壳牌公司施压,让它放弃对“萨哈林二号”油气田的控股权。在没达到目的后,2006年9月,俄罗斯环境监管机构,撤销了壳牌石油公司在太平洋库页岛的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环境许可,理由是管道沿线破坏了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俄罗斯自然资源部长还声称项目对环境造成了价值500亿美元的破坏,威胁要刑事控告壳牌公司。壳牌公司不得不同意放弃对“萨哈林二号”油气田的开采。2006年12月,壳牌公司在压力下以40亿美元的价位,向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总公司出让价值220亿美元的其在“萨哈林二号”项目中拥有股份的一半。在所有者发生变换之后,很快有消息说,环境问题并不像以前讲的那么严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