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郑永年:中国的陆地地缘政治及其挑战 | |
http://www.CRNTT.com 2013-12-24 09:04:38 |
更为重要的是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少数民族地处中国的边缘地带,也是社会经济不发达甚至是很不发达的区域。社会经济的不发达状态,对国家的整合产生着负面的影响。社会经济不发达,中产阶级很小,社会成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一些人行为往往难以理性。经验表明,极端主义往往能够在贫穷人口中间找到市场。贫穷人口往往较之富裕人口,易被极端主义所动员,并且容易走向暴力。这些年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所发生的暴力,无疑和社会的贫穷状态相关。一旦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尽管也避免不了少数极端因素,但极端因素很难动员到足够的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暴力行为。 当然也要意识到,一旦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提高,其成员的民族意识也会提高,从而产生另一类民族主义运动。但这一类民族主义运动是可以避免的,主要是可以通过国民教育,来减少和消除各民族的极端民族主义,把多民族国家维持在统一的水平。这方面,发达的多民族国家(例如美国)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经验证据。 外部影响更大 第二个层面和今天的全球化和区域化有关。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时代,中国的陆地地缘政治更受到区域甚至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传统陆地地缘比较,今天的陆地地缘更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简单地说,如果说在传统上,中国的陆地地缘的劣势,可以通过修筑长城而得到修正和弥补,在今天类似的方法已经毫无用处。也就是说,陆地地缘本身也在国际化。在中国,这方面的问题主要在西边,包括西藏和新疆。西藏和新疆问题的产生和处理,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主权国家的范畴,而往往具有了国际性。从概念上说,中国陆地地缘政治,往往和周边外交相关联;而周边外交,则往往也和大国政治相关。 在中国的西边,中国现在面临的是美国力量逐渐从中东地区消退而所留下来的遗产。二战之后,整个中东地区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在那里,无论是政权建设还是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美国(和广义上的西方)。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是基于其能源的需要和对其盟国以色列的国家安全需要的考量。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还是美国以反恐为名对阿富汗、伊拉克的占领,都和美国能源和其他地缘政治因素的考量有关。但是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美国必须改变其在中东的政策。有几个因素显得尤其重要。首先,美国的帝国已经过度扩张,导致美国维持帝国的负担过重。尽管美国还是最强大的国家,但在维持一个扩张过度的帝国方面,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这表明美国必须收缩帝国战线。 其次,在中东,美国进行了大规模和持续的反恐战争,但多年下来,美国发现要消除恐怖主义因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美国调整心态,承认恐怖主义是一个常态,反恐是一件长期的任务。正是这种新的认知,美国要逐渐减少从事反恐的军队。其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国内进行再工业化的运动。页岩气的开发使用,正在有效减少美国对海外能源尤其是中东能源的依赖,美国正在快速地向一个能源大国转型。二战之后,美国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能源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美国成为能源大国,表明地缘政治格局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一旦美国不再依赖中东能源,甚至变成能源出口国,美国从中东减少军事存在的速度必然加快。 这种地缘政治的变化,对中国的陆地地缘政治意味着什么呢?一些人认为,美国从中东撤出,为中国创造了一个机会,就是中国可以填补美国撤出之后所出现的空间。但是,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确,中国大量需要能源,在很多年里,中国也在积极地和中东国家发展紧密的经济贸易关系。不过,美国的撤出对中国会产生三个大方面的挑战。首先,中东的安全问题。在中东,整体安全构架是美国主导下建立起来的。一些人认为,到现在为止,中国在中东是一个“搭便车者”,中国“搭”美国的“便车”。这当然有些夸张,但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美国一旦撤出,中东整体大安全构架就不再存在。安全问题必然成为中东最大的问题。要建立一个新的安全构架谈何容易!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也就是说,中国必然面临如何保护其在中东的利益的挑战。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