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郭震远:台湾反服贸行动彰显深水区之深 | |
http://www.CRNTT.com 2014-07-08 00:56:34 |
1、台湾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台湾民众普遍的强烈不满情绪,是引发反服贸行动的根本原因。 自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台湾一直处于矛盾多发期。不停歇的政治恶斗,既是台湾政治矛盾发展的结果,又促进了政治矛盾的广泛化、深化;经济转型滞后和参与经济全球化步伐迟缓,导致台湾经济增长缓慢,已经由曾经的四小龙之首,沦为四小龙之尾,而且差距不断加大;近二十年来,台湾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年轻人就业日益困难,收入显着下降,等等。实际上,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三方面矛盾相互交织,已形成恶性循环。 矛盾多发导致了台湾民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强烈的不满。民众曾对2008年5月的政党轮替寄托很大希望,但由于马英九当局执政能力不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台湾外部环境严重恶化,虽然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给台湾带来新的重大机遇,但台湾经济并未明显改善,政治、社会矛盾也继续加剧,台湾民众的不满情绪进一步激化。所以,台湾民众的不满情绪已经积累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仅2013年一年中,台湾就发生了由所谓“洪仲丘案”引发的“白衫军运动”等五场较重大的社会运动,以及其它多次较小规模的行动。 政治、经济、社会矛盾积累、激化,民众不满情绪严重强化,是引发反服贸行动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也是这场行动突发性和激烈性的决定性因素。3月16日,“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审议服贸协议,国民党籍“召委”在蓝绿“立委”缠斗,无法正常审议的情况下,强行“30秒通过”,即成为反服贸行动的导火索,引发了这场行动。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一行动的发生甚至可以说具有一定偶然性,但台湾不断发生重大社会运动则是必然的。应受到重视的还有,近年来在部分台湾民众中,由于对大陆持续较快发展的疑虑,而产生的“惧中”、“反中”情绪,转化为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不满情绪也在增强,并成为反服贸行动重要的、直接的基础性因素。 2、二十多年来,台湾民主化畸形发展,民粹思潮恶性膨胀,是引发反服贸行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从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台湾启动了所谓的民主化进程。二十多年来,台湾实现了两次政党轮替,因而被视为民主化成功的典范。但事实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台湾的民主化实际逐渐走上了畸形发展之路。主要表现有,在民主化进程中,人们的法治观念却迅速淡化,社会动荡、人们思想混乱日趋严重;作为民主化核心内涵的所谓代议制民主,尚未巩固即明显式微,政党恶斗导致“议会”长期无效空转,等等。台湾在短短二十多年中,即由所谓威权政治转型为所谓政党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将出现大量缺陷,但在这一进程中,一些政治势力、政治人物出于私利,有意地宣扬、误导,则不断放大了这些缺陷的恶劣影响,从而导致了台湾民主化的畸形发展。 台湾民主化的畸形发展,最明显,也最集中地表现为民粹思潮在台湾的恶性膨胀。主要是,二十多年来,在台湾的民主化进程中,作为民主基础的“民意”,无论其本身,还是台湾社会对其的认知,实际上都被逐渐地严重扭曲、异化。在台湾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了,一些人自诩为民意的化身,动辄把自己个人或小集团的诉求作为民意,而且强加于大多数的其他人。最恶劣的是,如果公众质疑不接受他们的诉求,这些自称“公民”的人,就以街头抗争行为,甚至暴力行为强加于人。更严重的是,对于少数人的上述行径,台湾社会却越来越明显的不以为非,反以为是。每当出现上述情况,台湾媒体鲜有谴责之声,反而多有赞扬,而当局则息事宁人,一再退让,致使玩弄民意的少数人有恃无恐,更为嚣张。可以说,民粹思潮在台湾恶性膨胀,已达到极为严重的程度。 反服贸行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充分表现了民粹思潮恶性膨胀的最直接、最严重影响。反服贸行动一开始喊出的“反对黑箱操作”、“要求程式正义”等口号,明显就是罔顾事实、违背常识煽动民众情绪的民粹式口号,但确实发挥了煽动、集结人群、发动行动的作用,在95%以上参加者不知服贸协议是什么的情况下,发动了反服贸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不断提出的“公民不合作”、“先立法、再审议”、“退回服贸协议”、“重启谈判”等口号,同样是典型的民粹式口号,发动了自称五十万人反服贸大游行,一度冲进“行政院”,并占据“立法院”二十四天。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