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北京模式”难以在全国复制

http://www.CRNTT.com   2015-01-09 11:53:28  


APEC峰会期间,一度被诟病的京城雾霾消失一空
  中评社北京1月9日讯/学者罗天昊撰文《“北京模式”难以在全国复制——2014年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内容如下:

  雁栖湖畔,流连忘返。

  APEC峰会期间,一度被诟病的京城雾霾消失一空,到处蓝天白云,令人印象深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闭幕会上表示,希望通过努力,将APEC蓝保持下去。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国际性会议上,直指中国的环境问题。

  中国持续三十多年高速的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尤其是环境和生态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大规模雾霾的出现,是对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巨大警示。 

  当下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常态”,其中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高速时代落幕,未来将保持一个长期的中低速,,而一旦中国步入平原期,要在强国的竞争中胜出,必须另辟蹊径。提高发展质量,成为中国未来国家战略的重要根基。

  2012年春,我主持研发了“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而在2012年秋,习近平在南方考察时提出,中国不仅需要发展速度,更需要关注发展质量,我们的构想,可谓与中国未来发展大势不谋而合。

  推出“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可以引导各地重新衡量本地发展的标准,改变单纯以速度论英雄,以GDP论英雄的成见,更为科学,客观,多元地规范各地的发展战略,将其纳入到中国未来发展轨道之中。

  2014年中国省市(区)发展质量排名

  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辽宁、山东、内蒙古、重庆、湖南、河南、海南、吉林、河北、湖北、黑龙江、四川、陕西、宁夏、山西、广西、江西、云南、新疆、贵州、安徽、甘肃、青海

  注:1,本排名不包括港澳台三地,西藏因全境处于禁止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故不参与排名。2,所有数据,均取自各地公开发布的2013年发展公报,以及其他公开发布的2013年度数据。3,2013年度GDP相关数据,因校正数据国家与地方的完成时间不一致,故统一以校正前为准。

  2014年中国省(区)发展质量前十名(不含直辖市):

  广东、江苏、浙江、福建,、辽宁、山东、内蒙古、湖南、河南、海南

  注:1,本排名不包括港澳台三地的城市,西藏因全境处于禁止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故不参与排名。2,直辖市面积小,三产集中,人均GDP一般比较高,与省级单位不尽公平。故特别进行不含直辖市的另外排名,3,所有数据,均取自各地公开发布的2013年发展公报,以及其他公开发布的2013年度数据。4,2013年度GDP相关数据,因校正数据国家与地方的完成时间不一直,故统一以以校正前为准

  2014年中国重点城市发展质量排名(前三十名)

  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无锡、佛山、苏州、宁波、杭州、呼和浩特、天津、长沙、常州、珠海、南京、武汉、唐山、海口、沈阳、成都、郑州、太原、长春、惠州、南昌、西安、哈尔滨、潍坊、重庆、西宁

  注:1,本排名不包括港澳台三地,西藏因全境处于禁止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故不参与排名。2,所有数据,均取自各地公开发布的2013年发展公报,以及其他公开发布的2013年度数据。3,2013年度GDP相关数据,因校正数据国家与地方的完成时间不一致,故统一以校正前为准

  4,重点城市的界定,主要参考经济总量,区位优势,政治地位等方面。

  2014年中国重点城市发展质量前十名(不含直辖市)

  深圳、广州、无锡、佛山、苏州、宁波、杭州、呼和浩特、长沙、常州

排名解读:中国需要有质量的发展

  如何衡量地区发展的真实质量?

  不以GDP论英雄。

  不过,如果完全抛开GDP,则地方发展无法衡量,最容易畸变为劣币驱逐良币的机制。搞花架子者上位,干实事者吃亏,绝非国家之福。张五常云,地方竞争,乃是国家进步的动力之一,深以为然。由此,建立一种既不抛弃GDP,又不完全以GDP论英雄的衡量机制,乃大势所迫。

  在本人研发的“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体系中,初步设定了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分别为发展速度,民营经济占比,第三产业占比,内生发展能力(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成反比),人均GDP。所有数据,均取自各地已经发布的公报。以及各地年鉴,其它统计公告等。

  有数据,无争议。够简单,易明了。

  克强指数只需三项,此排名五项数据,其实已经大致可以衡量地方发展质量了, 确实有一些指标亦可反应发展质量,比如单位产出,单位能耗,单位水耗,环境指数等,不过,鉴于有些数据地方政府讳莫如深,无法取得统一数据,只得作罢,此项排名非常严肃,所有的数据均需公开,如数据不公开,则宁愿暂缓,以待来年。

  选取这五个指标,大体上还是可以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质量。基本可反映真实的经济发展状况。

  本次“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的前十名,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辽宁、山东、内蒙古、90%集中在沿海;而在“中国重点城市发展质量排名”中,入选的前十名城市,如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无锡、佛山、苏州、宁波、杭州、呼和浩特等,全绝大部分都是沿海城市,这绝非巧合。最近几年,中国东部区域增速都在降低,而这个体系中,东部仍然独领风骚,说明速度可以降低,但是一些好的发展模式,仍然需要坚守,不可放弃。

  内生增长能力,考察一个地方的自我发展能力,尤其在全国投资疯狂的情况下,这一指标设立尤其重要;一个地方经济是否富有活力,民营经济是非常重要的晴雨表。第三产业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人均GDP是最直接的指标,经济总量的创造,是靠人海战术,还是搞高素质的人口,由此一目了然。

  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远非完善,不过,欲求大道, 必先有人开山劈石,再有人修路架桥,开山之责我辈承担,架桥之功留待后人。

中国需要提倡内生式发展模式

  我们提倡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2012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3.8%,浙江为49.4%,在全国所有省中,唯有广东和浙江的占比没有超过50%。能够坚守正道,在逆势中保持真实的竞争力,其努力尤其可贵。具体到城市,深圳投资占GDP的比重最低,只有17.9%,为国内唯一低于20%的城市。堪称国内最具经济造血功能的城市。

  到了2013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6.8%,而浙江已经突破50%,都呈现缓慢上升势头,唯有深圳降低到17.2%。

  这说明全国形势非常严峻,虽然国家文件上说要降低投资,依靠内生发展,但是目前落实的并不理想,投资仍然居高不下。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78.6%。转变发展模式,迫在眉睫。不能光甩开膀子喊。

  大批的民营经济巨头,大批的中国驰名商标,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在广东和浙江草根生长。中国需要广东,浙江这样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地方,广东模式不可倒。

  此外,值得提醒的是,工业化不一定消耗投资,片面城市化才消耗社会财富。

  佛山进入前五名,令人惊讶。一直以来,佛山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制造业工厂,顺德、南海均为中国制造业重镇。在印象中,似乎从事传统产业的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率一定很高,佛山反而很低,其中有何奥妙?

  或者其中最大的区别是:别的地方都把资本投向了铁工基,而佛山的投资,更多偏向工业设备等领域,而后者的投资额比前者小得多,虽然对GDP的撑门面效果远不及重工业和铺路架桥来得快,但是真实效率也高得多。这样的GDP,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亦是值得真正尊敬的。

  佛山现象,绝对值得中国关注。

  同类的城市,还有长三角的无锡。无锡除三产不够发达之外,在其余几乎所有的领域,均领先全国,尤其是投资占GDP的比重也很低,与佛山一样,作为工业城市,非常难得。同时,无锡的单位产出效率,是在国内位列前三,仅次于深圳等极端个别城市。

 “投资补课”论的荒谬

  这几年,我考察了数十个国内城市,发现中西部地区的主政者,有一个普遍的情绪,认为东部已经完成了崛起,前期已经投资过了,该轮到我们的,凭什么我们不能靠投资?此即“投资补课”论,同样,就国家层面而言,也存在一种“投资补课”论:欧美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我们不搞高投资?怎么追赶?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误区。事实上,东部的发展,并非靠投资,从改革开放至今,广东以及浙江的综合投资率,是低于全国水平,而非高于全国水平,其内生发展能力极度强劲,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实体经济,依靠制造业企业,不是说它们以前高投资,现在该轮到中西部,而是它们与国内平均水平比,从来没有高过。

  就国家而言,亦是如此。

  欧美国家当下的投资率,大约在20%左右,欧美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标准,发展阶段不一样,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

  我们的穷哥们,金砖四国之间的投资比较,也许更有说服力。印度,巴西亦保持了10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长率至少在8%以上,与中国接近,但是,他们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却比中国低多了。以2000年至2010年十年为例,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平均是0 .48,印度是0 .27,巴西是0 .17,俄罗斯是0 .25,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超过巴西一倍以上。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比欧美高,也比同样奉行赶超战略的穷哥们高。

  日本,韩国等亚洲发达国家,他们是不是在赶超欧美的时候奉行高投资战略?

  日本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中期的经济起飞期,平均投资率为33.9%,其中1967 年到1974 的最高峰的八年间,投资率在35%以上,此后逐步下降。韩国在起飞期间,投资率为35%,而当下,日韩的投资率稳定在20%左右。

  日韩的投资变化,与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基本吻合:在经济起飞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率保持在35%左右的高水准,而在成熟期和高额消费阶段,则下降至20%左右,并随科技的发展上下波动。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平均投资率,超过37%,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而自2003年以来,已经近十年超过了40%。作为后发国家,适度的“投资补课“可以理解,但是绝对不能没有止境,乃至损害内需,戕害经济元气。

  弓弦已满,不松则折。

  韩转型经验是:减少投资,启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调整产业机构,打击财阀,打破垄断,开放市场,鼓励民间投资等。中国当引以为鉴。

 “北京模式”难复制,第三产业需适度

  第三产业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正因为如此,追求较高的第三产业比重,成为很多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所在。在十二五计划中,发展服务业,亦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突围之策。

  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70%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在50%左右。2012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占比,大约为44.6%,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确有增长的空间。

  2013年,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为76.9%,成功实现了“三二一”的经济结构。“北京模式”无疑为中国迫切希望转型的各大城市提供了样本。

  不过,中国仍然属于后发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以及目前的产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北京模式”恐难推广, 就国家大势来说,中国仍需坚持制造业立国,第三产业不可寄望太高。

  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各个区域之间,同时也表现在各个经济圈的城市之间。各个城市都力争上游,搞平均主义并非上策,保持各自优势,进行合理分工,最后达到产业协同,才是更优选择。

  北上广深率先完成第三产业布局,部分中心城市成为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多数城市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立市,可能更为合理。全国水平无需追欧美,保持50%左右适中。

  武汉的三产比重达到47.7% ,虽然没有达到50%,但是仍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作为中部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武汉的产业转型值得肯定。

中国需要释放民营经济的能量

  哪里的民营经济活跃,哪里的经济就发达,哪里的人民群众就富裕。

  广东和浙江经济活力冠绝全国,某种意义上正因为其强大的民营企业造血功能,越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其真实经济质量越高。华为,腾讯等崛起于深圳,方太、雅戈尔等崛起于宁波,绝非偶然。

  一个值得警惕的歪风是,很多地方对于培育实业、扶持本土企业缺乏耐心,热衷于央地联姻,搞大项目,一个央企的投资,动辄数百上千亿,效果立竿见影,为众多省市所追逐,助长了地方投机主义。

  在此情况下,那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地方,其发展更为艰难,也正因为如此,其发展的真实效率,亦比一般地方高,而其坚持实业,坚持培育本土企业,坚持中小企业为主的发展战略,更富有远见。

  福建能够入选前十名,其民营经济的强劲功不可没。此前,福建在沿海省份中,经济总量并不大,但是,福建的民富却比较明显。福建在中国省级单位中民营经济占比列前三,自此自贸区落子福建,未来需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

   罗天昊 国资委商业科技中心研究员、智石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城市战略中心执行主任,着有《大国诸城》

  来源:搜弧财经2014-12-29 10:0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