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智库杂志:台湾政要群体 特征与局限

http://www.CRNTT.com   2015-10-31 00:06:43  


 
  唯物史观认为,个人在历史上作用的大小、性质是存在差别的。台湾政要作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策划者,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在台湾政治进程中赋予了很多特色,甚至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导致社会发展发生某种曲折或跳跃。比如,蒋经国选定的国民党接班人李登辉暗中扶持民进党;蔡同荣推动“公投”和成立民视毒化了相当多台湾民众的思想意识;谢长廷1998年操作“外遇录音带风波”、陈菊2006年操作“走路工事件”让国民党梦断高雄;宋楚瑜2000年独立参选导致国民党丧失政权;陈水扁“两颗子弹”使2004年“大选”一夜翻盘;施明德“红衫军倒扁”掀起风潮又偃旗息鼓;柯文哲“政治素人”搅动政治浑水等,都反映了重要人物对政治进程的巨大影响力。不过,这些令人唏嘘感叹的事情,看似偶然实际上有其必然性,历史有戏剧性但不会开玩笑,台湾政要个人并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至于他们究竟顺应还是违反了历史规律,促进还是阻碍了社会发展,是流芳百世的英雄还是遗臭万年的小丑,历史自有公论。

  通过选举分配政治资源  政党轮替和世代更替交织进行

  台湾政要的从政平台,纵向上可分为村里、乡镇、县市、“中央”等层级,横向上可分为行政首长、民意代表、部会主管、党魁党鞭、社团领袖、公营事业负责人等职位,阵营上可分为在朝与在野、泛蓝与泛绿等类别。能上到高位的头面政治人物,大多经过了多个层级、多个职位、多个选举的交叉历练,看似跌宕起伏,实则有迹可循。特别是随着台湾政治生态的变迁,“两党政治”已然成型,“轮流坐庄”成为常态,政治资源基本上由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家分配,分配方式就是各种各样的选举。如果脱离了国、民两大政党,所谓“第三势力”的空间十分狭窄,如宋楚瑜、杨秋兴、施明德等人的个人能力不弱,但也不得不滑落到边缘位置。当然,各个党内的派系之间、世代之间、“瑜亮”之间、中枢和地方之间、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之间,也有一个权力再分配问题。如“政治孤鸟”吕秀莲、“千山独行”许信良,由于不善经营派系,即便留在民进党内,也没有多大施展舞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