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壮哉,穿越苍茫古史的丝绸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17-04-26 00:09:45  


 
  公元七世纪的“万国博览会”,促进了中国和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体现出中国古代王朝对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视。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前往求之”

  伊斯兰“圣训”中有一句话,“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前往求之”。这句话在阿拉伯世界乃至西方诸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了贯彻这一宗旨,唐武德年间(618—626年),先知穆罕默德门下四位大贤来唐传教并学习中国的先进知识。大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三贤、四贤去世后,葬于泉州一座山上。相传,三贤、四贤下葬后,这座山夜夜都有灵光发出,百姓认为这是两位贤者显灵,就将该山称为灵山,他们的墓称为圣墓,即西方圣人之墓。灵山圣墓深得伊斯兰教徒尊崇,一旦遭遇艰难,人们就会来祭拜祈福,希望得到平安指引。郑和第五次下西洋之前,特地来到灵山拜谒圣墓。灵山圣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与麦地那的穆罕默德圣墓、纳贾夫的阿里圣墓齐名,被誉为“世界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墓”。

  大量伊斯兰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交流、学习、传教,互通有无,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唐朝安居乐业的波斯人

  公元6世纪起,许多波斯(今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一带)人由于战火侵扰迁入中国,得到了唐朝政府的善待。苏谅是唐懿宗咸通年间定居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波斯人,和他的妻子都是祆教徒(祆教:古波斯国教)。他加入了中国军队,后来成为唐朝禁卫军的一名武官,担负保卫京师的重任。苏谅家族数代人都在军中任职。他们的墓志都是以汉文和古波斯文撰刻。李素则是在唐朝做官的波斯人,景教徒(景教:基督教的一支,唐朝传入中国时译作景教),曾在司天台(天文机构)任职,主持翻译过很多天文学经典。他有六个儿子,都在长安工作,有的甚至成为负责祭祀、礼仪的官员。在长安,居住着很多像苏谅和李素这样的外国人,比如也在军中任职的景教徒米继芬及其子孙等。他们不仅能够从事各种职业,建功立业,还可以继续使用本国文字、历法,信仰原有宗教并建立寺庙,因此唐朝长安地区设有祆教祠、景教寺庙与摩尼教寺庙(摩尼教:古波斯教派)。

  苏谅和李素是当时生活在唐朝的普通外国人的缩影,他们不仅成功融入了汉文化,而且原有宗教、习俗、语言终身受到尊重和保护,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并举、兼收并蓄。

  (鲁耀摘编自郭业洲主编、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重要政党概览》)来源:北京日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