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日媒体对话 郭至君论后真相危害

http://www.CRNTT.com   2022-04-21 00:03:38  


“云”会场阻隔不了中日媒体人的交流沟通(会议截屏)
 
  不幸的是,今天的我们,不仅身处于后真相时代,还饱受新冠疫情(COVID-19 Pandemic)的困扰,当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被阻碍后,“假新闻”的数量持续增长,极端的民粹主义越发严重,导致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国民之间对彼此的理性认知也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中日国民感情的恶化其中就有这个不可避免的因素。
   
  郭至君指出,去年10月21日,从中日两国机构共同完成的“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的好感度”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来看,对日本印象不好的中国人比例达到了66.1%,比2020年的调查结果(52.9%)有所上升,而日本民众对华印象不好比例更是时隔5年再次突破了90%,达到了90.9%,究其原因,中国民众对日本印象变差的主要原因集中于日本对历史反省存在很大问题以及日本国内政客的“不当言论”,而钓鱼岛纷争和中国军事力量增长带来的所谓“威胁感”是日本民众对华印象进一步恶化的关键因素。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影响中日国民感情的主要因素虽然始终离不开历史问题、领土纠纷和所谓的“威胁论”,但仔细分析,数字的上升和“后真相”导致的负面后果密切相关。

  首先,媒体的碎片化传播导致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减少甚至流失,很少会将事件的全貌一一展示及深入探讨,加之人们对于媒体的耐心和注意力日渐减少,普罗大众很少会去分析时事背后的来龙去脉,而理解中日关系、中日两国的外交内政这样复杂且深刻的话题仅靠碎片化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新闻专业主义的引导,受众的理解只会与真相越来越远。

  其次,针对中日关系之间不实的新闻或者谣言越来越多,受众渐渐进入假新闻的信息茧房,不再寻求真相。他们对一个国家的印象或观感可能仅来源于假新闻,渐渐会形成对一个国家的刻板负面印象,难以改变。

  第三,“标题党”新闻增多,片面放大、煽动民粹情绪的报道增多,增加网络“口水战”的频次,中日关系也因为某些情绪化的言行和极端的民粹持续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到外交层面,对今年2月北京冬奥会的“外交抵制”就摆脱不了这层原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