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中评智库:高孔廉论两岸分工合作创经贸荣景 | |
http://www.CRNTT.com 2022-07-26 00:16:17 |
二、环境变迁 回顾这几年来,经贸环境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保护主义兴起,2017年美国特朗普总统退出TPP,2018年展开对中国的贸易战,加征关税,同时又祭出科技战,导致部分台商,甚至陆企转移阵地,但东南亚国家基础建设不完善,产业链不完整,工人素质尚有距离,结果是仍靠大陆原物料及零组件,仅在东南亚做最后组装产地。 其次是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大陆及部分国家采取封城管制措施,导致供应链中断,于是企业经营纷纷将原来的全球分工长链式生产,改变为短链式在地化。而疫情连带造成物流的阻碍,因而缺柜、缺船、塞港,甚至改海运为空运,造成运输成本大增,促成物价上涨。今年三、四月中国大陆吉林、上海、广州等地又封城,其影响更大,不仅供应链断链,由于上海港是全球最大的货柜吞吐港,更影响全球供应链;而人民的生活食衣住行亦受极大冲击。 第三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2022年初生效,包括东协十国及中日韩澳纽五国,形成10+5的自贸协定,这对于漏网之鱼的台湾来说,部分传产受到关税歧视的影响,包括机械业、石化业、纺织业等,出口这15国均须负担关税,降低了产品价格的竞争力,台湾部分业者前些年预见此结果,展开布局东南亚,对于台湾的就业、投资、税收均造成影响。 第四是2020年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虽然距台遥远,但其对原物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冲击全球,通货膨胀不可避免,美国的通膨率已近8%,台湾由于政策压抑,三月仍达到3.27%,人为压制,最终仍是全体纳税人负担。特别是台湾废核电、减燃煤、风电及太阳能又不足,几乎全靠天然气发电,天然气价格又因俄乌战争大涨。电价不涨是全民负担,替出口商输血外销。台湾又盲目跟着美国制裁,停购俄罗斯的天然气,转购价格不菲。去年中国大陆的通膨率是0.9%,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8.1%,显示将来通膨率应该上升。 第五是2021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了减缓气候暖化带来极端气候,要求各国碳中和,并以零碳为目标,中国力拼2030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并成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去年即已无预警实施“能耗双控”,不仅管总量还要管单位产值的消耗,部分台商已被要求“开三停四”,对于生产活动影响重大。减碳的成本最终还是反映在成本,必然提升物价。台湾也设定2050年碳中和,“国发会”今年3月底公布净零排放路径图。工商业界虽努力朝碳中和努力,但更担心电力不足,其实许多国家及学者均改变态度,认为安全的核能也是绿能,没有减排的问题,值得决策者深思。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