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金融海啸后 台湾如何定位纔是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09-01-03 10:39:51  


美国制造的金融海啸重创全球经济
  中评社香港1月3日讯/台湾《经济日报》今天发表社论,“总结2008金融海啸的教训与启示”。文章强调,在金融海啸之后,“如何重新厘清亚洲未来市场需求及定位台湾,是海啸后更大的挑战。”文章内容如下:
 
  日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保罗.克鲁曼发表名为“提振经济,美政府须长期努力”之专栏,指出短期间在美国赤字财政的政策下,美国在2009年底,经济应该开始稳定;但美国要摆脱财政支撑或泡沫式复苏,就得解决美国贸易赤字的问题,然而在美国制造业价格竞争力已遥遥落后的情形下,可能是一条漫漫长路。 

  之前2008年11月在华府所举行的G20经济高峰会中,以法国、俄罗斯为首等国,要求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金融体系;但日本首相麻生却明确指出,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的“经常性收支”不平衡,因此,该处理的是全球经常性收支不平衡的问题,而非针对美元体系做改革。 

  事实上,这是一体两面的议题;过去亚洲以低汇率低价商品销至美国,美国初期还能以服务及智财商品作为交换,但以中国大陆出口每年20%甚至30%的成长幅度,而2001年ICT泡沫破灭后,美国哪还有那么多的服务及智财可供交易?最后可供交换的便只有借据(债券)及所虚构出来的各式各样的金融商品。这就是我们看到金融海啸前,美国经常性贸易大量逆差、美元及金融商品泛滥,及低储蓄的情境;相反地,亚洲却拥有大量的贸易顺差、拥有最多的美国资产、超高的储蓄率。 

  事实上,中国大陆及其他亚洲“国家”也尝试以欧洲市场取代美国;但事实证明欧洲可供交换的商品或服务,比美国更匮乏。因此,国际间长期经济发展的正常化,还是得回归到亚洲与美国间不平衡问题的解决上。对亚洲而言,次贷风暴所引发的金融海啸损失,过去的认赔也就算了,但未来生产出来的商品还得源源不断地再卖到美国吗?亚洲自己的市场在哪里?这才是亚洲未来最大的困境。
 
  美国与亚洲间之所以会让此不平衡趋势不断持续甚至扩大下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市场机制受到长期扭曲或僵固;这包括亚洲与美元间汇率,及亚洲各国间为了竞逐美国市场,而刻意压抑生产成本,在囚犯困境的赛局竞争下,谁也不敢先停止割喉。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许多人认为国际经济价格,早已脱离实质供需或贸易所决定,而被金融流动所主导,关键的问题便在此。当国际间贸易的供需交易,失去了对其相对价格的影响力,那么,就可能产生在某一个价格下,产生不断地或过度供给,而这样的价格便是透过金融操作而达成。当比较利益或贸易价格机制遭到人为极度扭曲时,所呈现的贸易与竞争,当然也就无法长期持续。也就是说,实质面的供需,虽然不再是国际交易的唯一关键因素,但可以确定的是,偏离实质供需太远的人为价格必然无法长期支撑。
 
  金融海啸所得到的教训,有些人会认为,市场经济并不可靠,政府干预才是王道;孰不知今天之所以发生海啸就是因为各国政府在经济竞争中,过度及不当的干预所造成。金融海啸发生,政府的介入,也应以救市与救穷为主,而非试图干预市场机制;事实证明,想要管制或控制物价、股价、工资或汇率,都是失败,并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就以台湾劳动市场的薪资为例,无薪休假人数已超过20万,倘若没有这项变通的降薪机制,可以想像,今天的失业率可能早已飙过5.5%以上。 

  倘若克鲁曼的非泡沫式复苏,是美国未来必走之路;那么,过去亚洲过度依赖美国商品市场,及仰赖美国创新及金融服务,势将有所调整。台湾在亚洲供应链里,大量生产及出口零组件及中间原料,赚取外汇以支撑经济成长的模式,似乎也已臻极致。如何重新厘清亚洲未来市场需求及定位台湾,是海啸后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