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韩国“去汉字化”的尴尬后果

http://www.CRNTT.com   2009-02-02 06:50:56  


 
  汉字一直是韩国国内争论不休的课题,甚至远在朝鲜时代,他们就开始在争论汉字的存废问题。2000年前,朝鲜与日本一样,因为自己没有文字,又向往中国的文明与强大,主动模仿中国幷全盘输入中华文明体系,其中最具体的事物便是使用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在后来1500年的漫长岁月里,汉字和汉文一直是朝鲜半岛人民唯一的书写系统。甚至15世纪中叶,世宗发明28个字母的“朝鲜文”之后,汉字还是朝鲜语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宗创造“谚文” 

  李氏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倾全力制造了朝鲜半岛最早的表音文字“训民正音”(也称“谚文”),一是力图要摆脱汉文的束缚,建立自主的语文体系;二是提供平民百姓更易学易写的文字,遂于1446年正式颁布“训民正音”,也就是自创的“朝鲜文字”(韩国称“韩文”)。但到19世纪末叶为止,朝鲜王朝还是使用汉字撰写官方文件和历史著作,包括汉文的文学作品。 

  当时,人们称朝鲜文为“谚文”,意思是“非正式”文字,“正式”文字还是指汉字。情况跟日本人称其文字为“假名”一样,“真名”永远是汉字。但日本的侵略,不仅使朝鲜灭亡,也使民族文化加速沉沦,即使光复之后,国土依然分裂,连文字也开始分道扬镳——北部朝鲜完全废除汉字,南部韩国则不规则地使用韩文和汉字。 

  北朝鲜和中国的朝鲜族,早在上世纪50年代已逐步取消使用汉字,而韩国也在1948年10月公布专用“韩文”的法律,幷规定每年10月9日为“韩国文字节”。不过韩国的“去汉字化”政策依然摇摆不定。尤其学校在推行“去汉字化”过程中,有时积极,有时和缓,但总体趋势还是尽量减少使用汉字,不仅使教育工作者感到无所适从,也使年轻与年老一代产生严重的文化代沟。 

民族文化危机 

  由于南北朝鲜共同使用了近2000年的汉字,汉字词汇已深入朝鲜语言内部,连思考模式也无法摆脱汉文化圈的框框,要将古代官方文件、历史著作、文学作品中的汉字完全抹去,简直是历史于与文化的真空,而人名、地名没有了汉字支撑更搞不清谁是谁,图书馆里即使有汗牛充栋的文献也顿时成为一堆废纸。 

  “去汉字化”过程的矫枉过正,不仅产生了文化断层,也带来了严重的民族文化危机。朴正熙独裁统治时期,于1970年下令禁止在小学教导汉字,实行所谓全面实施韩文教育的政策,仅允许在初中、高中教授900个基础汉字。为了显示其“去汉字化”决心,他以雷厉风行方式废除汉字,连历史建筑悬挂的牌匾也被他取下来改写成“标准”韩文,全都成了“不伦不类”的非历史文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