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台商应积极拓展大陆内需市场

http://www.CRNTT.com   2009-04-07 09:53:21  


 
            四、中国内需市场商机无限 

  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占全球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规模,近年来经济快速成长,近三十年来平均每年将近两位数字的经济成长率,今(2009)年一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数据,中国已取代德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未来将由“世界工厂”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世界市场”,内需市场的潜力相当可观。 

  纵然目前大陆的平均国民所得还是相当低,不过,根据汇丰银行整理的几项数据,可以看出其发展潜力。高盛证券预估,未来10年,中国人均所得成长率将高达180%,至2015年中国将有半数人口年收入达到6000~20000美元的中产阶级,届时其消费将全面爆冲,可能创造出一年20兆人民币的内需市场,足足是2008年的2倍之多。麦肯锡也预测,2025年中国的城市家庭将跻身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Credit Suisse Estimates更预测,2020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 

            五、台商在大陆发展的困境 

  已经赴大陆投资二十余年的台商,却仍以出口欧美市场为主,主攻大陆内地市场的企业,比例并不高。台商长期偏重于量产的经营模式,也就是透过在大陆大量扩厂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以价格优势行销全球。过去几年以此行销模式,无往不利。然随着竞争者仿效,也纷纷在大陆设厂,加上产品同质度过高,竞争相当激烈,毛利越杀越低。 

  尔来面对中国大陆实施劳动合同法、降低出口退税,及人民币升值等冲击,许多台商几乎已经喘不过气。又遇到金融海啸,景气急遽恶化下,经营更是雪上加霜。台商大量倒闭,尤其以珠江三角洲最为严重,根据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之前调查,去年下半年,东莞地区台商关厂率约15%。 

  台湾产业面另一个问题,系产业主要以代工为主,鲜少有自有品牌,大都是为欧美日大厂代工生产。这种经营模式优点是,厂商仅需专注于购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即可,无须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产品研发与市场行销。然这类缺乏根基的产业,市场门槛较低,竞争相当激烈,毛利通常极低,在景气差时品牌大厂一抽单,极易发生大亏损。 

  近来市况不佳,连许多品牌大厂相继传出亏损,从事代工的台商自然冲击更为剧烈,亏损连连、产能大幅萎缩,尤其以政府全力扶植的双D产业最为严重。面板产业去年第4季分友达亏损达265.95亿元、奇美电更是大幅亏损314.06亿元,再加上华映以及彩晶各自达119.82亿元以及78.53亿元的亏损,光是台系纯面板厂第4季就亏损778.36亿元。估计第1季的产能利用率友达仅50%,奇美电45%,华映40%,彩晶估计只有37%;DRAM产业去年预估赔掉1300亿元,产能利用率减少四、五成,茂德更仅剩25%。这些公司连存活都是奢望了,要他们进一步投资简直是天方夜谭。因而,转进大陆的内需市场,遂成为台商转型的目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