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提升中国制造形象 需软硬兼施

http://www.CRNTT.com   2009-12-01 10:31:12  


商务部在全球主流媒体为中国产品投放形象广告
  中评社北京12月1日讯/《第一财经日报》今天刊登评论文章“提升中国制造形象需软硬兼施”,文章表示,“商务部战略性的关切,展现的是‘中国制造’的软实力。而展现手法,又是西方社会熟悉的公共传播方式,这无疑将起到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也还有必要继续苦练‘内功’,充分体现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自主创新的尊重,以及对质量安全的尊重。唯有如此,‘中国制造’才可以说是‘软硬兼施’,从根本上提升及改善国际形象。”其内容如下:
 
  中国商务部日前出手一招,接连购买了为期6周的广告时段,投放CNN等国际主流媒体,欲借此提高中国产品的全球认知度,提升和改善“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在我们的记忆中,由中央政府部门出面组织,为“中国制造”在海外提升形象、拓展生存空间进行硬广告推广,这是第一次。也正因为是第一次,商务部此举,获得了很大的舆论反响与很强的舆论传播效应。

  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里,在经济贸易领域中,“中国制造”反映的是中国崛起,并深刻影响世界的一个特定现象。这个现象,确实难以被轻易忽视。近些年里,中国生产制造(当然包括大量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的商品,如潮水一般涌向全球。很多西方国家的民众,其寻常生活也因此与来自一个东方国度的许多商品产生密切联系。

  2007年、2008年间,一位名叫萨拉.邦焦尔尼的美国女记者撰写的名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图书,在美国和中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特别是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多美国消费者的共鸣。萨拉与她的家人,选择从2005年1月1日起,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货。这个选择,给他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结果,萨拉一家的尝试之路走到尽头,在新的一年到来之时,这个家庭决定继续与“中国制造”一起生存。

  萨拉的故事,是这个全球化时代的微观剪影,是“中国制造”强大竞争力的生动体现。也正由于“中国制造”的这种竞争力,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外部需求成为拉动中国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中国制造”的出色表现,为中国经济保持较高速度的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蓄。

  不过,也可以看到,外部世界对“中国制造”的认知并不准确。一方面,在一些国外消费者的眼里,“中国制造”成了低端、低质的代名词。由于信息与沟通的障碍,“中国制造”中一些具有更多技术含量、更富人文色彩的产品,还未能得到清晰的认知。

  另一方面,由于在价格等方面体现出的强劲竞争力,“中国制造”在一些西方市场可谓“攻城略地”,获得了不少的市场空间。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制造”也在海外产生了某些“利益冲撞”。近些年里,我们可以看到,海外针对“中国制造”的无理指责日渐增多,吹毛求疵者日渐增多,贸易摩擦也日渐增多。

  因此,中国商务部门在国外主流媒体投放广告,加强沟通,正是在为“中国制造”正名,在为“中国制造”争取应有的地位与空间。“中国制造”并不只是生产低端产品,同样生产高端、高品质的商品。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中国制造”也正在通往一个更有潜力、更具活力的方向。

  同时,商务部的广告,突出强调世界上各个贸易体共同分工协作、盈利共享的事实,强调“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理念。应当看到,在各经济体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条件下,“中国制造”的身份并没有随之越来越模糊,而依旧十分清晰。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制造”即世界制造,是合作共赢的产物,其成果自然也是由各参与者共同分享。

  不能不注意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海外针对“中国制造”的杂音又添几分,针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举措明显增多,这主要是贸易保护主义指导下的结果。而从中国政府部门的角度来说,一方面,要积极通过舆论等多种力量,消除贸易保护的错误思潮,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中国制造”作出正面与积极的评价,改善提升“中国制造”形象。

  正如有观察人士指出的,商务部战略性的关切,展现的是“中国制造”的软实力。而展现手法,又是西方社会熟悉的公共传播方式,这无疑将起到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也还有必要继续苦练“内功”,充分体现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自主创新的尊重,以及对质量安全的尊重。唯有如此,“中国制造” 才可以说是“软硬兼施”,从根本上提升及改善国际形象。

  应当承认,“中国制造”在过去曾出现过食品安全不到位、质量规范不到位等一些问题,且部分国内企业为了争取国外订单而“血拼”价格,自相残杀,既“杀”掉了自己的利润空间,又给海外留下了低价倾销的口实——这些都是“中国制造”的软肋所在。“中国制造”要使自身形象更健康清晰,价格更具有竞争力却无把柄被人抓,的确还有很多功课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