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发展战略开始向均衡增长转变

http://www.CRNTT.com   2010-01-15 08:21:51  


 
  不仅如此,在城乡发展方面,也比以往更加注重弥补城乡之间的差距,力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从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6年将关注点锁定“三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今年的一号文件又将出台一批可能包括加大城乡统筹、扩大“新农保”的覆盖范围、农民子女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等新的强农惠农政策。

  在产业发展方面,强调了产业的升级和结构的优化。产业之间的均衡发展是均衡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失衡,表现为三次产业之间调整步伐缓慢,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的落后,其特征就是高耗能、重污染、低效率。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中国政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化发展规划中,将单位GDP耗能降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同时,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所有制结构上,鼓励非公经济进入国有垄断部门,以期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再从社会发展来看,消除就业歧视、实现社会公平也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中国就业工作的重点只局限于城镇职工,但近些年日益尖锐的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以及部分特殊群体如大学生、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对中国的就业政策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就业公平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文章分析,在中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明显的国度,想要推进均衡发展战略,真正实现战略发展的预期目标,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把握全面协调发展是均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均衡发展并非完全、同时的发展,而是根据效率和公平统一的原则,统筹全面发展的一种战略。

  二是要坚持优化投资结构的布局。当前中国投资最大的问题就是结构失衡,一方面一些行业产能大量过剩,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却是一些行业尤其是涉及民生的行业投资不足,短缺严重。因此,必须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彻底扭转投资结构的地区、产业、行业不平衡的现象。

  三是要始终保证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目的有重点地扩大转移支付的规模,改变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苦乐不均的局面,这是确保政府在均衡发展战略当中指导地位和作用的关键。

  只有如此,中国的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而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