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王小峰:谁制造了王菲?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17 09:24:15 |
王菲的智慧 也许王菲从一开始就明白,中国人对流行音乐的理解也就是邓丽君那种《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采槟榔》式的民间小调,在她看来,只要能为我所用,并且能很好地把握,她并不在意这东西来自何处。在这一点上,王菲比很多人看得更远。90年代西方流行音乐刮起了另类风潮,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由于主流音乐颓靡,唱片公司把目光集中在地下音乐上,从“涅盘”开始,另类音乐一度占据主流,以托里.阿莫斯、安妮.迪弗兰克、谢里尔.克罗、阿兰尼斯.莫里塞特、P.J。哈维为代表的另类女歌手在当时遮住半边天,这些歌手无论在音乐、形象和气质上都有些共同性,她们主张女性的社会地位,强调女性的音乐与男性平等……王菲从这些另类女歌手身上受到了很多启发,但是她的音乐从来都没有偏离主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王菲从来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她倒像是一只章鱼,把触角伸向各处,恰如其分地抓去她所需要的一切。1995年,当比约克第一次来北京开演唱会,媒体除了拿她跟王菲联系在一起说事外,其他方面一律变得失语,实际上比约克不远万里来中国只是做一回王菲的托儿。一年后,“小红莓”开始在内地流行,很多人是因为王菲知道的这支乐队(王菲翻唱过他们的歌曲《梦》)。尤其是,Cocteau Twins邀请王菲在他们复出的专辑中合作,这又给王菲另类的形象增添了一丝色彩。 90年代中期之后,内地流行音乐的受众已经彻底习惯了粤语流行音乐,此时四大天王已进入强弩之末,台湾流行音乐也慢慢缺少新意,而内地流行音乐撑得住的歌手也都是在吃老本,新人也都羽翼未丰,能与王菲抗衡的歌手几乎没有。到90年代末期,内地对港台音乐的接受已经变成惯性,但从骨子里仍然没有认同感,喜欢、接受与认同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从1996年开始,王菲逐渐把她的工作重心和生活重心放到了北京,此时,内地人对王菲的认识已从一个北京出去的香港歌手变成了带着香港背景的内地歌手,她的音乐异于香港和内地,她身上具备香港娱乐圈打造出来的精致与时髦,音乐中也有与内地汉语文化相通的气质,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她比任何一个港台歌手更容易被内地人认同。 当王菲与张亚东和窦唯合作,在音乐上又有了新的感觉,之后她出版的专辑都以国语为主,从这一点已经看出,唱片公司已经逐步放弃香港音乐市场了。与内地音乐人的合作,让转型后的王菲在音乐风格上更加坚固。 如果以港台流行音乐环境为标准来看王菲,王菲的音乐显得过于另类,但是王菲很清楚,她从来不是另类,她只是不喜欢那种商业包装出的流行,用稍微出格但又能被人接受的方式与这种模式化商业对抗。如果以内地流行音乐环境为标准来看王菲,她又显得有些时髦。这就是王菲的聪明之处,她在流行与摇滚(或者另类)之间、内地流行文化与港台文化的审美之间找到一个点,这个点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让她在整个华语地区找到了一个平衡。如果说邓丽君在70年代获得了整个华语地区听众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歌声代表着华人的共同审美,而王菲获得华语地区听众的认可,是因为她集不同华语地区的不同审美于一身,她从来不会因为喜欢某一种音乐而变成这种音乐的传声筒,而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王菲的成长背景和她出道的环境已远非邓丽君时代那样单一了,音乐审美与市场也逐步细分,作为内地土生土长的歌手,她对时尚很敏感;在北京摇滚乐的氛围对她的耳濡目染,让她对音乐的理解比港台歌手更专注。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在年轻时生活的环境——北京,时尚方面很落后,但音乐氛围很好。到了香港,她尽可能在外形上脱胎换骨,她知道如何用时尚手段弥补她与香港艺人之间的落差,而香港缺乏摇滚乐的氛围恰恰又显露出她和香港歌手相比对流行音乐有更多的了解。在香港,她能听到很多内地音乐人听不到的音乐,能看到内地人看不到的音乐景观。扬长避短兼取长补短,造就了王菲。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