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解读傅雷一家:傅聪出走之后

http://www.CRNTT.com   2010-08-27 13:34:22  


 
是出走,不是叛国

  傅聪出走之后,本来家书频繁、借笔长谈的父子俩,断绝了消息。就在傅雷最困难的时候,夏衍、柯灵捎来了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的话:“祖国的大门,任何时候都对傅聪开着。只要愿意回来,欢迎!”傅雷不由得打开妻子亲笔摘抄的《聪儿家信摘录》,其中傅聪1957年1月28日寄自波兰的信中说:“周总理见了我,就像老相识似的,亲热得很。这回周总理在波兰受到空前的热烈的欢迎,我想最主要的是周总理的作风太谦虚、太朴素了,使人觉得可亲,一点没有架子,对于像波兰这样一个受惯外族欺压的民族,这是使他们最感动的……”

  后来经过上海市有关领导的批准,傅雷父子中断了10个月的通信联系终于又恢复了。傅雷的一封又一封长信,飞往伦敦。“孩子,十个月来我的心绪你该想象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为此,傅聪为自己制定了“三原则”:不入英国籍;不去台湾;不说不利祖国的话,不做不利祖国的事。他决心靠自己的艺术立足、谋生。

  傅聪来到伦敦之后,记者们蜂拥而来,他闭门不见。有一位外国记者说,只要他同意作为该刊的封面人物报道,可以付他一大笔钱,但是傅聪却一口回绝了他。开头那几年,傅聪过得很艰苦,弹琴为生,收入甚微。他对祖国和家人的思念,也只能倾注在家书上。父亲在信中写道:“聪,亲爱的孩子,每次接读来信,总是说不出的兴奋,激动,喜悦,感慨,惆怅……我看了在屋内屋外尽兜圈子,多少的感触使我定不下心来。”“最近三个月,你每个月都有一封长信,使我们好像和你对面谈天一样,这是你所能给我和你妈妈的最大安慰。父母老了,精神上不免一天天的感到寂寞。唯有万里外的游子归鸿使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光彩和生气。”最使傅聪感动不已的是,父亲竟然“每天抄录一段,最后将近一个月方始抄完”,专为他“特意抄出丹纳《艺术哲学》中第四编‘希腊雕塑’译稿六万余字,钉成一本”,远渡关山,寄到儿子手中。

  然而,1964年傅聪的一封信又传来了爆炸性的消息,他决定加入英国籍,因他是钢琴家,一年到头要“跑码头”,不入英国籍,在签领出国护照时诸多不便。傅聪把此事告知父亲,傅雷心乱如麻,几个月不给傅聪回信。后来,直到傅聪的长子凌霄出生,傅雷才于1964年10月31日复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