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巴比式慈善: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http://www.CRNTT.com   2010-10-05 08:22:25  


 
  1元投入能创造16元的财富,被更广泛的人分享

  对于一个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仍然不完善的经济体来说,处于其中的企业首先应该努力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公民,不断为企业带来利润,为用户带来新的产品,为现代企业制度和自由市场提供财富保证。

  据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宏江举例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之一,微软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司,其“生态系统”中还包括上下游的所有“利益共生体”,包括60多万家合作企业,加起来创造的财富约占全球GDP的1%。类似“生态系统”的放大效应也很明显:微软在美国每投入1块钱,就能带动整个“生态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创造10块钱财富,并且能以一种更健康持久的方式被广泛分享;在中国,这个数字高达1:16。这样的绩效比和覆盖面积,是简单的施舍所难以达到的。(据财经网)

  ※错误的地点

  在中国,散财后没有聚财的制度保证

  中国这个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才发展了不到30年,创造财富的渠道并不通畅,并且时刻依附于政治。然而当企业家捐光财富后不再富有,对政治的依附也就自然解体。在中国,得不到政治的“关怀”,民营企业家和他的下一代是很难重新积累财富的。

  如果片面强调裸捐的时候,没有一个充分保护私有财产、充分保护竞争的市场经济,创造财富的动力就会枯竭,财富就会消失。这样只会坐吃山空,千金散尽回不来。另外一方面,一味强调裸捐,在目前的体制下财富就越发集中于政府而不是民间,必然扼杀整个社会的创造性。

  任何一个国家的慈善捐款,主要投入方向都是社会事业。在有制度保障的国家,改善社会事业的渠道是向民间、企业以及政府开放的。但在中国不是,这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现实,单纯靠企业家的捐款,甚至裸捐对解决社会事业只能是杯水车薪,甚至吃力不讨好。

  可见,解决社会事业的主力军依旧是国家财政,2010年国家财政总收入将达到8万亿元,但用于社会事业的建设比重并不大。并且国家财政还源源不断的向企业收税,所以其应该首先承担起这个责任。即使退一步说,企业主应该做的,首先也应是企业家,而不是慈善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