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陕西,240万移民搬迁将启动

http://www.CRNTT.com   2010-12-24 13:53:07  


 
  王福祥现在做梦都希望,“如果条件允许,做一个全面、专业的地质灾害摸底排查,但我们的技术和财力都远远达不到。”

  2000至2002年间,地质灾害工作从水利部门移交到国土部门后,国家安排资金进行了一次地质灾害调查,这也是安康历史上迄今为止惟一的一次专业排查,但所谓专业,仍止于请专业地质队到各县区上报的疑似点核查,“技术条件非常差,主要针对水利部门掌握的那些点,凭借以前的历史记录。”

  “5.12”汶川地震后,安康市曾请专业地质队对境内五十多个有明显地质变化的地方做了调查,当时只能靠肉眼看,结果就发现有五六处明患,而那些肉眼看不出来的变化,根本无从知晓。

  安康城区所在的汉滨区,其国土分局没有一个学地质相关专业的人员,而全安康市,也只有三个,“下面的一区九县,毫无专业性可言。”王福祥自陈家底。

  每年7月份汛期时,他总是接到各个县国土局领导打来的电话,“一有险情,马上就跟我要专家,县委书记、县长们找国土局长就问一个问题:这个地方会不会滑?什么时间滑?怎么制止?怎么应对?”“可我只有三个人,只能向省厅求援,从几个地质队调人,临时组建一个专家团队,也只能让专家们去现场给县里领导做一些临时指导,都是临时应对,除了现场领导心不慌了,效果能好到哪?”

  所以,搬迁被认为是一劳永逸避免伤亡事故的惟一方法。在赵法锁教授看来,这还因为近年来中央逐渐加大了对地方特大伤亡事故的问责力度,而近年来国家和陕西省级财政的突飞猛进,也为如此大规模搬迁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性。

  在陕西省政府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社会组组长冯家臻看来,地质灾害移民背后或有更大的课题,“新省长对陕西省的三条定位分析中,有一条就是城市化程度较低。这一次移民还要放在城市化的背景中考虑。”

  冯家臻的分析亦得到了印证,整个规划初稿都紧扣城镇化主题。而安康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刘子龙也乐观估计,此役地质灾害移民会把陕南农村的发展速度至少提升30年,“它足以与废除几千年来的农业税政策相提并论”。

  何处可以安家?

  “我们最多是从十年一遇的灾害点搬到二十年、三十年一遇的灾害点。”

  然而,计划宏伟,实行殊难。

  作为地质专家,赵法锁首先关注的是,陕南地区到底能不能找到足够安全的搬迁地以供安置百万大移民。

  他的担心可谓切中要害,陕南地区地质灾害高发区和易发区占到了国土面积的整整一半。地质专家们对陕南的总体定位是:地质环境极其脆弱,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发生频发、危害严重。到哪里去寻找足够的安全地带?

  以安康所辖的一区九县为例,比较开阔的平地只有平利县城、汉阴县城和安康城区,“平地少,规模化城市建设几乎没有地方。”其他的7个县城不是建在坡上,就是建在山沟里,“不是不安全,而是非常地不安全。”王福祥说。

  2003年,宁陕县遭遇“8.19”特大泥石流灾害,就发生在县城后面靠近山坡的位置,“如果规模再大些,就是舟曲。当时,宁陕县就提出要整体搬迁,但是往哪搬呢?当时的一个说法是跟邻近的石泉县合并,但石泉县也不安全,县城内也常有滑坡。”最终,搬迁计划不了了之。

  而虽没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安康城,却有极大的洪灾隐患,1983年,震惊中外的安康洪灾,死亡人数九百多,就发生在安康城内,即便现在,安康城都有三年一淹的说法。

  赵法锁担心曾经的汉中宁强县的搬迁困局重演,宁强县曾对受“5.12”汶川地震影响严重的群众实施了搬迁,结果搬到了河道上,河道地方小,有的甚至把一个小山头挖了,“当时也进行了评估,这个地方只比搬迁之前的点要好一点,但也不能说绝对安全。县里很矛盾,但找来找去全县只能找到这样的地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