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陈炯明,悲伤的乌托邦 | |
http://www.CRNTT.com 2011-01-15 10:20:16 |
陈炯明尽管在政治上颇有争议,但私生活和操守方面却口碑甚佳,不仅颇有文采,而且不治私产、不贪污、不受贿、不嫖娼、不赌博,以“不二色”而自豪,廉洁自持,相当严谨。尤其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企图拉他下水,以八万元支票赠他,穷困潦倒的陈炯明在支票上打叉退还,声言要日本人归还我东三省,体现了民族气节。 不知当年章老先生题碑名时讳“炯明”而写“竞存”出于何意,但即使如此,陈墓仍难逃“文革”之劫。笔者到惠州时顺便寻访一位当年曾参与砸陈墓的红卫兵,据当年“革命小将”回忆:红卫兵当时用12磅大锤连续猛砸墓碑,但那方厚达30多厘米的花岗岩大碑纹丝不动。红卫兵打算翌日用炸药炸碑,岂料第二天他们携炸药到来时,碑亭周围早被过百位贫下中农团团围住,他们声言不准炸碑。当时的村民并非有文物保护意识,更不是为了保护“叛徒”而胆敢与红卫兵作对,盖因一旦爆破,定会殃及附近村屋民宅,乃至伤及老少妇孺,故起而阻止红卫兵的“革命行动”。陈墓因此得以保存至今,陈氏若泉下有知,当感谢那些纯朴的父老乡亲。 陈炯明,这位寂寞地躺在紫微山下的历史人物,他的功过得失自有公论。正如他生前为孙中山亲拟的挽联所云:“惟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寸赤心知。”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