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紧缩减税抑通胀

http://www.CRNTT.com   2011-01-24 08:24:12  


  中评社北京1月24日讯/2010年宏观经济数据20日“出炉”,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均超出预期。中国证券报发表社评表示,当前通胀性质已经改变,物价上涨更多是成本推动所致,不再仅是货币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应多管齐下,有的放矢。货币政策宜继续收紧,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动”将重现。同时,可采取结构性减税、提高收入等结构调整政策,激发经济活力,有效增加供给。

  当前物价上涨的成因是需求拉动还是成本拉动?如果是前者,宏观政策紧缩将成为控制物价上涨的应有之义。如果是后者,则意味着当前的物价上涨更可能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所致,治理物价上涨的手段应更加多元。

  文章认为,当前的通胀推手是成本推动的因素更大一些。以通胀压力较为明显的去年四季度为例,工业增速在13%-1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18%左右。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其他年份相比,上述指标均不处于增速明显偏快区间,铁路运输、电力、港口吞吐等参考指标也没有出现供力紧张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物价较快上涨较为少见。

  同时,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通胀的影响更为显着,用工紧张现象逐渐突出,农业生产薄弱带来食品价格稳定基础不牢的局面持续显现。这些因素更多体现出成本推升的压力。

  文章称,但是,不应据此得出物价上涨将成为中长期现象甚至通胀失控的判断。首先应看到,中国目前的劳动力紧张是结构性的,部分行业区域的就业难现象仍然明显。农业生产多年获得丰收,当前稳定物价的基础是存在的。其次,对宏观经济进行需求调控的空间较大。必要时,物价临时干预等行政措施,也将对防范成本型通胀起到作用。但稳定物价的代价,可能是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速。2010年经济增速创出2008年以来新高后,今年可能适度回落。中国证券报认为,这样做不仅值得,也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