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陈光标撒钱行善之旅为何事与愿违?

http://www.CRNTT.com   2011-02-12 09:05:55  


 
撒钱式高调慈善姿势不雅、效果尴尬

  ◎集中发钱类似“嗟来之食”

  撒钱式的慈善并不始于陈光标,这样的慈善跟随便抓一把钱在大街乱撒一样,除了满足撒钱者之外,对于穷人没有多少益处。尤其是非自然灾害导致的贫困者,集中的、面对面的发放,可能让他们感觉不体面。贫困不是件光荣的事情,想想看,把贫困者集中展示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有媒体在场报道,排队一个一个领取捐款,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即使在旁人也会有“嗟来之食”的观感。

  ◎撒钱行善像在做游戏求喝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行善要考虑社会观感更要考虑效果与可持续。专业的助贫NGO组织可以很好地从事这样的工作,陈光标这样有善心的企业家,只需做到定期出钱就可以了。带着大把的现金,满世界撒钱,实际上不是做慈善,倒像是在做游戏。也许正像陈光标在台湾说的那样,他这样做无非是像小时候做好事,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一样,求得大家的喝彩。
 
  ◎“给一万元,不如帮他钱滚钱”

  台湾一位慈善机构从业者在一封给陈光标的公开信中说:如果只是给一万元,有的街友可能去买醉或买春,有的身障者领到钱却被骗走,有的贫困家庭享用丰富的年夜饭却没办法拥有不虞匮乏的未来。一万元不算是大钱,如果用这笔钱能创造出更多钱,岂不是更好?一万元做小生意,可以卖红豆饼、可以批发雨衣、可以买清洁用具帮人打扫……如此可能会培养更多的标哥标弟,社会上充满善行义举。


文明社会对待慈善的应有态度

  ◎中国社会对慈善本质不够理解

  中国的民间组织尚在萌芽期,想做善事,把金钱和物质直接交给当事人手上,是最实用稳当的做法。陈光标用这套办法,很多人不以为意,但在台湾反应强烈,也凸显精神文明的差距。2008年川震,慈善捐款高达数百亿元,其中不乏为善不欲人知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却被依捐款金额高低公开点名,有如金榜题名,不少网友甚至对一些跨国企业进行逼捐。这种事很少会在其他国家出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