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陈云林有感而发吟诵“让他三尺又何妨” | |
http://www.CRNTT.com 2011-03-01 08:34:28 |
然而,大陆涉台官员并非是首次引用这首诗。早在一九九四年二月三日,海峡两会首次在北京进行秘书长会谈亦即第一次“唐焦会谈”,双方就劫机犯遣返、偷渡客遣返、渔事纠纷调处等三项议题进行谈判,并已就技术问题原则上达成了协议,但因渔事纠纷涉及到两岸最敏感的法律管辖权、主权争议等根本歧见,导致会谈进程受阻。当日,当时的国台办主任王兆国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会见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两人在谈到两会协商进程暂时受阻时,似是有备而来的王兆国随即吟诵了这首诗:“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王兆国还意有所指地说,两岸关系如能秉持“各让三尺”的理念,两岸之间“互信的墙”很快就能建立起来。焦仁和对王兆国所引诗句的善意态度也表示赞同。 其实,“让它三尺又何妨”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最早的版本是明朝林瀚所作名为《诫子弟》的诗:“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也有说是郑板桥写给弟弟的,该版本说的是郑板桥在作官时,他的弟弟为了盖房子与邻居争地,彼此互不退让,以致各向前修围墙,阻断道路。弟弟修书给郑板桥,希望帮忙打赢官司。郑板桥回信时做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知悉非常感动,遂各自退让三尺,而成了“六尺巷”。亦有说是傅以渐所作,当今山东聊城傅斯年纪念馆的左侧有一条巷道,就是有名的“六尺巷”,也叫“仁义巷”。说的是在清朝大臣傅以渐的时代,家乡的子弟为了砌墙和邻居争执不下,双方都有人在朝为官,也都写信向京中求助。傅以渐先生的回信说:“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傅家的子弟获书向后退让三尺,对方感动,也退后三尺,于是让出一条宽敞的巷道。而根据《历代诗词名句析赏探源》以及《中国诗词名句析赏辞典》所载,曾国藩在给弟弟曾国潢的信中,附上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也有说是其子张廷玉)写的这首诗。如今安徽桐城县西南隅就有一条“六尺巷”,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旧时宰相府,巷北为吴姓住宅,长约一百米。陈云林引用的应是这个故事。 为何同一首诗,大陆涉台官员每讲一次,台湾官员都仍是感到那么新鲜,那么惊喜?就在于“忍让”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尤其是海峡两会谈判,是有着非常生动的激励劝谕作用的。而且,由陈云林来本人吟诵这首诗,可能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涵义,起码是出于其个人在两会谈判中的经历有感而发,道出台湾朋友们许多所不知道的细辛。千言万语,就在于“让他三尺又何妨”中的“让”字。在“ECFA”谈判中,台湾朋友不是希望大陆给予更多的“让利”吗?就是这个“让利”,让陈云林及其同事们,费尽了脑筋,承受了多少风险。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