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须防社会利益结构固化

http://www.CRNTT.com   2011-04-26 08:23:04  


对刚刚迈入中等收入行列的中国而言,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显然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重大命题。
  中评社北京4月26日讯/2008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按名义汇率计算)。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成功地摆脱了“贫困陷阱”、越过“要素驱动”发展阶段进入中等收入行列,但另一个陷阱又埋藏在面前——“中等收入陷阱”。

  金融时报发表记者潘永东述评文章介绍,“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这么一种发展状态: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在向高收入国家的发展中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很难突破人均GDP11000美元的大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当今世界,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均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其中一些国家直到今天仍在这个陷阱中苦苦挣扎。当然,也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国际上公认的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文章指出,对刚刚迈入中等收入行列的中国而言,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显然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重大命题。要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必须首先认清其形成的原因。从成功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两类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特征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体制变革严重滞后。

  作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拉美国家的体制变革受到利益集团羁绊,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精英集团的“现代传统主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反对在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权力分配等领域进行变革,或者把这种变革减少到最低限度。

  文章认为,体制变革滞后的根源在于社会利益出现了固化现象,既得利益集团阻挠体制改革。经济财富过度集中,利益集团势力强大,造成寻租、投机和腐败现象蔓延,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受到严重扭曲。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