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十羊九牧”非国家之福

http://www.CRNTT.com   2011-05-18 11:20:22  


5月4日《南方日报》报道,四川省巴中市辖通江县、南江县、巴州区、平昌县四区县均系国家级农业贫困县,却共有44位正副县长,超编50%以上。漫画/勾犇
  中评社北京5月15日讯/官本位的回潮值得警惕,它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权力正在成为资源调配的重要杠杆,谁掌握了杠杆,好处就会像潮水一样涌来;官场人头太多,绝对非国家之福。此间《新京报》日前登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的文章《“十羊九牧”非国家之福》如是说。详论如下:

  报上说,四川4个贫困县,共有44个正副县长,平均每个县11个。当然,县长只能有一个,其余的都是副县长或副县长级的县长助理。按现在官场的习惯,即使是副县长,也一律称为县长。这样阵仗的县长队伍,真够浩荡的。

  虽然说,历朝历代,官员都有限额,但架不住往里挤的人太多。做官就意味着好处,不仅富贵,而且威风,光宗耀祖。官越大,好处就越多。大家拼命挤,限制的门槛就会破掉,即使不破,也会有人从窗户跳进来。不走正规渠道的“斜封官”,“白版官”越来越多。到最后,封官封不过来,材料不敷用,就只好貂不足狗尾续了。

  但那个时候,官虽多,位置却一般不增,所谓官与缺分离。官只是一个资格,而具体的职位,就是缺儿。一个县,就一个县令或知县。多出来的官,就放在后面候补,排队等着机会。清末时,地方每个官职都排很长一溜人候着,几年轮不上。当然,如果你真有势力,可以通过关系,排队加塞,争取早点儿补上缺。如果肯花钱,也可以越级候补。这样的好处是,虽然官很多,但并不进入实际的“干部队伍”,补不上缺,就只能空有官衔,老百姓也不把他们当回事儿。

  现在的干部体制,没了候补这一说,只有相对的轻重分别。同为正处级官员,书记县长和人大政协的主任(主席),级别一样,但含金量大不一样。同样级别的官员,放在闲位上,就等于不重用,照顾性的。很多时候,是给某些做了好些年副处级的官员,解决正处的级别。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