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治理通胀还需防止流动性结构失衡

http://www.CRNTT.com   2011-06-15 08:29:33  


 
  文章表示,由于中国消费信用并不发达,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量化紧缩政策回收的市场流动性是以生产部门流动性为主。对消费部门流动性的影响并不大。而本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除了输入性因素外,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等因素所引致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手。从近十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与PPI走势看,中国的投资性需求并不是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因此,以降低未来产出能力为代价的流动性量化收紧政策可能并不是解决当前通胀压力的好办法。

  更重要的是,量化紧缩的货币政策将会进一步加剧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之间资源分配的失衡,使巨量流动性被隔离在生产部门之外,我们所拥有的充裕资本无法转化为有效的供给。相反,银行体系内的货币存量却似乎有加速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迹象,这有可能会显着推升未来的通货膨胀水平,使中国经济长期处于高通胀中,并埋下滞胀的种子。

  文章认为,在通胀与增长之间寻找结合点的货币政策,不能仅着眼于对流动性的总量管理和控制,更应着重于维护流动性在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之间的平衡,以此尽可能地在抑制通胀的同时减轻对生产的不利影响。事实上,流动性充裕本身不仅不是推升通胀的元凶,当货币政策实现了流动性在经济体系内各部类间的结构平衡时,充裕的流动性还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推手。

  相比数量型工具,价格型工具对经济体系内不同部门间流动性的效应在方向和程度上都更为一致,无论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会迅速对利率变化作出反应,进而调整各自的投资和消费安排,而单纯收紧流动性的做法却可能更多抑制了投资需求。因此,采用价格型工具有利于保持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间的流动性结构平衡,在化解短期通胀压力的同时,不会积累起未来的通胀压力。可以说,如果利率没有发生大变化,虽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能在短期内通过减少流动性而抑制通货膨胀,但负利率不消除,通胀就依然釜底有薪。另外,应对输入的通胀压力,汇率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工具。

  文章指出,央行不妨将政策重心从数量型工具转向价格型工具,更加积极地采取加息手段,实现正利率,以稳定通胀预期。同时,不宜再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要通过公开市场保持经济体系内足够的流动性,以减少流动性紧张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扭曲及对生产能力造成的负面冲击。此外,适当加快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对冲输入型通胀并降低外汇占款压力。在上述政策组合下,中国经济或将有望在有效控制通胀的同时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