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中国危机意识薄弱 亟需掌握危机博弈 | |
http://www.CRNTT.com 2011-06-29 00:25:00 |
危机博弈成为国家间博弈的重要方式 历史上,国家间博弈往往通过外交和战争两种手段来进行。当国家间政治、经济矛盾激化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战争就会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国家解决彼此问题的不可避免的方式。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美苏核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命题在核时代凸显其局限性。因此,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危机则被看作是战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不只是战争发生之前的或者可能升级为战争的危机插曲。因此,两个超级大国都拥有核武器的结果,是把两国之间的竞争从终极对抗(核对抗)导向核门槛以外的危机管理。正是美苏之间存在的爆发核战争的危险将危机的作用推到前台,使危机管理成为“不使用武力,或者最低限度地使用武力,来解决那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不了的冲突,而这些冲突在没有核武器的时侯可能会用战争来解决。”(注2)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可以说是美苏冷战张力的一次极限。美苏关系之所以没有绷断而走向战争,就是因为双方都清楚意识到各自无法承担挑起核大战的后果。自此之后,美苏关系开始从冷战对抗的顶峰走向缓和的波谷,双方对抗的形式则从直接交手转变为代理人战争,从直接对峙更多地转向两大阵营边缘地带的危机较量。 冷战结束后,在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断扩散、国家间关系深度交融的背景下,危机管理日益走向国家间博弈的前台,成为国家获取利益、调节与他国关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在单极世界的阴霾远未消除、多极化国际格局尚未建立的大背景下,某些大国利用优势力量加紧对全球地缘政治主导权的争夺,显着加剧了传统国际危机发生的频度与烈度。其次,在殖民战争和赤裸裸经济剥削与掠夺日益遭世人唾弃的当今时代,世界大国日益通过对国际金融、贸易体系的主导权来剥夺其他国家勤劳致富的成果,非法转移国际财富向其国内流动,引发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和汇率大战,甚至还诱发、制造其他国家的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第三,为了寻找在各个地区和世界主要国家的代理人,一些西方国家还频繁通过培养亲西方的精英力量、掌握其国内外舆论工具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的方法,向重要目标国家进行政治和意识形态渗透,不仅在世界上引发各种各样的“颜色革命”,还参与、制造了很多国家的民族分裂危机和群体性事件。第四,在全球治理方面,现实或潜在拥有核生化武器的国家间的交手颇多顾忌,因此借助危机打压“无赖国家”是某些强国对付弱国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朝鲜对外宣称拥有核武器,而伊朗则一直坚持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面对这样的对手,美国一直难以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而只能更多选择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制造核查危机或利用地区盟友来制造紧张局势来“丑化”对手,随后利用国际机制的力量来制裁它们。最后,还有一些现实或潜在拥有核生化武器的国家为打破不利的地区格局或某种国际制约,拥核自重,主动制造危机或通过战争边缘政策来引发国际社会对自身问题的关注。综合来看,危机作为国家博弈手段有四个方面作用:一是通过危机博弈试探对方底线和容忍限度;二是通过危机博弈传递信号,表明己方立场与决心;三是通过危机博弈释放国内压力,获取利益。四是通过危机甚至冲突来间接交手,以危机博弈代替大战,从而划定彼此利益边界。 质言之,危机管理事实上就是当事国利益之间相互竞争和协调的过程。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对抗双方能够逐步摸清彼此国家利益的“底牌”,避免在重大问题方面挑战对方的核心利益将有利于大国关系的平稳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各国在进行战略谋划时也都开始把危机管理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