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严厉抗击通胀才能实现“软着陆”

http://www.CRNTT.com   2011-07-04 08:24:18  


就这次通胀的趋势而言,相信堪比1970年代那场全球大通胀,但过去的那些教训幷没有得到总结和接纳。
  中评社北京7月4日讯/7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6月份为50.9%,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而汇丰公布的汇丰PMI为50.1,是11个月以来的低点。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社评支持,PMI的走势无疑反映经济增长态势正在回落,因为PMI代表的是中国的制造业的扩张程度,而中国制造业大约占GDP的一半。不过PMI还维持在50的分水岭线,而且它的下降主要是政策调控所致。而且从以往公布的数据看,无论是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增速都非常强盛,它至少说明经济体本身的惯性扩张力依然惊人。

  文章称,并不认为通胀会因为调控而不断回落,或者经济体正在优美地“软着陆”。相反,从二战后的各国经济史上,我们见识到了乐观的预期经常是如何破产的。这次全球性的大通胀,尽管新兴市场国家在通胀数字上更醒目一点,但我们认为,这种通胀传递远远没有结束,那些CPI暂时只有百分之三点多的一些发达国家正在不断地接受通胀的传导,就像过去它们传导金融危机一样。

  就这次通胀的趋势而言,相信堪比1970年代那场全球大通胀,但是悲哀的是,过去的那些教训并没有得到总结和接纳。1970年代的美国或者日本政府都坚信两点:维持经济扩张和刺激投资,以生产更多来吸收泛滥的货币;政策紧缩在任何时候都能立竿见影地有效。前者可以总结为“通过不停发展而不是稍微喘息来克服经济问题”,后者则可以总结为“在调控下,通胀会在某个时刻见顶,然后不断回落”。

  但真实的故事是怎样的呢?美国1973年-1975年的通胀因为政府的控制,在1976年的确是趋缓了,不断回落,然后政府就认为这达成了所谓的“软着陆”,当时的美联储主席William Miller说,“通胀正在朝好的方向变化”,但是这种“通胀见顶论”很快在1977年就破产了,1977年美国的CPI重新回升,从6%一直上蹿到1980年的14.76%,“狠角色”保罗•沃尔克在1979年担任美联储主席,用不惜一切的姿态收缩货币,最终通胀从19801年开始真正的下跌,但美国也付出了极为惨重代价。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