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经济:如何推动消费增长

http://www.CRNTT.com   2012-05-07 07:43:10  


  中评社北京5月7日讯/如果仔细观察国内经济,可以发现过去几年的居民收入特别是劳动工资增长开始加速,消费尤其是社会零售明显得到改善。但官方数据却表明消费占国内产出总值的比率继续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与另一组官方数据也是矛盾的:200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投资的一半,但2011年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基本相当。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黄益平文章称,中国经济再平衡可能已经开始:经常项目盈余占GDP之比已经从2007年的最高点直线下降,消费占GDP之比也在2008年之后明显回升,不过后者尚未在官方数据上体现出来。国内经济再平衡这个结论可能与目前国内外经济学界的普遍看法相左,国内外经济的进一步平衡还有待于政府深入推进要素市场的改革,包括实现利率市场化、增加汇率弹性以及加速城市化进程。

  “消费疲软”的背后机制

  文章分析,“消费疲软”是一个相对概念,指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下降。过去十年中国消费年均增长超过8%,远超过许多国家的增长速度,因此中国消费市场是全世界最为强劲的市场之一。之所以说中国消费疲软,是因为GDP增长速度更快,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同时经常项目顺差和投资占GDP之比越来越高,但事实上消费支出、经常项目顺差和投资占比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所以经济再平衡的关键之一在于让消费增长速度超过GDP。因此对于经济再平衡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刺激消费是核心问题。

  国内消费占比下降也与一些国家、地区(比如韩国和台湾)的经历相似。不过如果将中国1982年以来的数据与韩国、台湾地区当时的情形相比,可以看到中国消费占比的水平更低。这一点值得我们在政策研究中特别关注。

  除特定经济发展阶段消费占GDP之比下降的普遍规律外,关于中国消费疲软的政策讨论还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可能因素:一是储蓄率过高。居民将收入多用于储蓄时,消费就会相对减少。过去十年居民储蓄率上升约15个百分点,其中部分源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无论从哪种渠道解释高储蓄率,未来降低储蓄率仍是刺激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机制。二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过去十年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占比下降,原因之一是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工资水平较低,另外可能与市场利率扭曲有关,因为目前居民存款的实际回报均为负,投资回报也较低。三是收入分配不均,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较低,而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少量富人集中占有大量国民收入。

  此外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化等可能都与消费疲软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以通过上述三个渠道来影响消费增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