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文革“伪照片”:周作人、林语堂等被蒸发

http://www.CRNTT.com   2012-06-30 10:09:06  


 
  5. 李济。也是在这本《鲁迅》的画册中,人为删去了老照片上的另一个人物,即“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上海总会的盟员、考古学家李济先生。当年鲁迅在上海的照片,有一些就是与“同盟”的杨杏佛和李济等合影的,但在这本画册中,如第81帧“与杨杏佛合影”,杨杏佛被保留了下来,李济先生却不见了,所以如此,我想大概是考虑到他后来去了台湾地区。

  6. 画册《鲁迅》,人为抹去的人物还有记者姚克等。

  姚克,原名姚志伊,字莘农,早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是戏曲家吴梅的学生,他还有文学家、翻译家、电影评论家等多重身份,其中,最有名的一是缘于他与“文坛杀手”、“四人帮”之一的姚文元是亲戚关系(即姚文元的叔祖父。1982年,姚克曾在我国台湾《传记文学》发表有《“四人帮”中的二位舍亲》一文)。不过,姚克根本不曾沾过姚文元的光,相反,曾由他编剧的电影《清宫秘史》,在“文革”之初莫名其妙地让刘少奇头顶了“卖国主义”的帽子而百口莫辩,姚克自己也因此“声名狼藉”,只得定居大洋彼岸的美国遥望祖国而已。二是说来有缘,姚克曾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文坛的活跃者,那时作为电影评论家,他的一个同道唐纳与演员蓝苹相爱(当时姚克的恋人则是著名演员上官云珠),后来两人情感发生波澜,成为此后被人议论不断的话题,而蓝苹抵达延安之后,易名“江青”,并主演京剧《打渔杀家》,从此声名爆起,由此又发生了许多故事,而当年最早将《打渔杀家》译成英文并介绍到海外的人,即是姚克。

  在上海,姚克与鲁迅有过许多接触,他还很受鲁迅的赏识。1932年底,姚克与美国记者斯诺共同把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译成英文,随后又将《呐喊》译成英文,他们还合作编译了一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后,姚克参加了守灵和全部治丧活动,当时他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了一副挽联,并与斯诺一同署名,即:“鲁迅先生不死。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仿徨。”在今天保存下来的照片中(当时姚克与欧阳予倩等与上海明星电影公司联系,为鲁迅的丧礼拍摄了纪录影片),还可以看到他与友人为鲁迅扶柩下葬的场面。

  姚克与鲁迅交往有四年多的时间,期间鲁迅在自己的日记里提及他多达近百处,至于两人的通信,也十分可观。说到拍照,当年斯诺完成了《鲁迅评传》的撰写后,想得到一帧鲁迅的近照,经过姚克的传达,鲁迅先是拿出一些姚克认为“远未反映出先生的性格与神韵”的照片,随后又接受姚克的建议,一同赴照相馆留影。1933年5月26日下午,姚克陪同鲁迅赴南京路“雪怀照相馆”拍照,其中一张是鲁迅的单身半人像(最早刊登在1936年底伦敦出版的《活的中国》的扉页上,鲁迅逝世后,上海万国殡仪馆供人吊唁的巨幅遗像就是由这张照片放大而来的),另外一张,即是鲁迅与姚克的合照(据说鲁迅与人的合照甚少,双人的合照,更可能仅此一张。鲁迅1933年8月31日将此照片送给了姚克),后来画册《鲁迅》发表这张照片,由于上述“可以理解”的原因,在“为斯诺编译《活的中国》所摄之一”的标题下,只有鲁迅一人的立像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